【文档说明】《第一节 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教学设计4-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4)页,542.8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案设计课题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并运用地图分析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秦岭—淮河线,知道了该线重要的地理意义,同时上册已经学过中国的几种重要的地理界线,这
些都是本节课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界线的重要依据。设计说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2、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
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
依据教学讲授法、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通读课本内容,做好导学自主学案和自主练习,总结梳理本课时知识点,标记出难点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情景导入复习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并用四字词语表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现。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回忆填空。复习导入新课。知识新授一、四大地理区域1、出示图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从图中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板书)2、阅
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的划分依据3、出示图片: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板书)4、出示图片: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的边缘线,观察中国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与青藏地区的边界线的关系。(板书)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说出两线重合的部分。说出边缘线上的山脉。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知道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了解青藏地区的界线。5、出示图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的边缘线,四大地区分区的界线,总结分界线的依据。综合前边
所述,说出三个划分依据。总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新授6、出示图片: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完成课本5页活动1:结合“秦岭—淮河线”的学习,说一说南方地区与北方
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7、出示图片: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完成课本5页活动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回忆上节课“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
差异”,思考原因并反馈。根据分界线的特在已知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各地区确定分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8、出示图片: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完成课本5页活动2:确定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点说出主导因素。教
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主要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和划分依据。板书设计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四大地理分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二、主导因素南北方划分的主导因素:气候
北方与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夏季风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地形地势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四大地理分区划分依据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所以,要多提醒
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教学前,领着学生复习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生自学新课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