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44.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4章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含解析).doc,共(9)页,144.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8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四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时跟踪练A组基础巩固1.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谷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规律B.开普勒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C.牛顿通过比较月

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解析:开普勒对天体的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得出了行星运行三大定律,故A错误;牛顿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引力大小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故B错误;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故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第一次通过实验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故D正确.答案

:D2.(2018·荆州模拟)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形,若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之比,则由此可求得()A.火星和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B.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C.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D.火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解析:研究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

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mr2=m4π2T2r,可以得到环绕天体的半径r=3GMT24π2,依据周期之比可得半径之比,再依据v=2πrT得v=32πGMT,可以得到速度之比,而根据Fn=GMmr2,由于火星和地球质量之比不知道,所

以万有引力之比无法求出,故选项A项误,B正确;忽略球体自转的影响,万有引力和重力相等,即GMmR2=mg,得g=GMR2,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2=

mv2R,即v=GMR,由于星球的半径之比不知道,故不可以求得火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D错误.答案:B3.(2018·南通质检)“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质量的

表达式为()A.4π2R3GT2B.4π2(R+h)GT2C.4π2(R+h)2GT2D.4π2(R+h)3GT2解析:“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h)2=m4π2(R+h)T2,解得月球的质量为M=4π2(R+h)3GT2,选项D正确.答案:D4

.(2017·湖北七市联考)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离地球越远,角速度越大B.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一切卫星运行的瞬时速度都大于7.9km/sD.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在以地心为圆心、离地高度为固定值的一切圆轨道上运动解

析: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mr2=mv2r=mω2r,可知r越大,角速度越小,r一定,线速度大小一定,A错误,B正确;7.9km/s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C错误;因为地球会自转,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

方的圆轨道上运动,D错误.答案:B5.(多选)(2018·广州模拟)如图所示,近地人造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设卫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分别为T卫、T月,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则()A.T卫<T月B.T卫>T月C.T卫<T地D.T卫=T地解析:设近地人造卫星、地

球同步卫星、月球的运行轨道半径分别为r卫、r同、r月,则r月>r同>r卫,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可知,T月>T同>T卫,又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T同=T地,故有T月>T地>T卫,选项A、C正确.答案:AC6.(2018·陕西安康调研)某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2,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

8,那么在此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A.2∶1B.1∶2C.1∶4D.4∶1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由GMmR2=mv2R,可知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v地=GMR,同理,得行星上

的第一宇宙速度v行=G·12M18·R=2GMR,所以v行∶v地=2∶1,则A正确;B、C、D错误.答案:A7.(多选)(2018·青岛模拟)我国发射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高度约343km的近圆轨道上运行,等待与“神舟十号”

飞船进行对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后经变轨调整后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距地高度约为330km的近圆稳定轨道.图中为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上运行的示意图.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

加速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解析:“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故选项A正确;由GMm(r+h)2=

ma知a天<a神,故“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所有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误.答案:AC8.在某行星上,宇航员用弹簧秤称得质量为m

的砝码重力为F,乘宇宙飞船在靠近该星球表面空间飞行,测得其环绕周期为T.根据这些数据求该星球的质量和密度.解析:设行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mg=GMmR2.飞船

沿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4π2RT2.联立解得M=F3T416Gπ4m3.将M代入ρ=M43πR3,得ρ=3πGT2.答案:F3T416Gπ4m33πGT2B组能力提升9.(2018·临沂模拟)研究表明,地球

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解析:地球的周期增大,未来人类发射的卫星周期也将增大,根据万有

引力公式可知GMmr2=m4π2rT2,则有r=3GMT24π2,卫星离地高度将变大,故A正确;由GMmr2=ma可知,半径增大,加速度减小,故B错误;由GMmr2=mv2r可知,v=GMr,故线速度变小,故C错误;由GMmr2=mrω2可知,ω=GMr3,故角速度减小,

故D错误.答案:A10.(2018·泰安模拟)如图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Ⅰ为圆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探测器在轨道Ⅰ经

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C.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解析:由GMmr2=ma,GMmR2=mg,得a=GMr2,GMR2=g,由题

意可知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半径大于在月球表面时的半径,所以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小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A错误;在P点探测器产生的加速度都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因为同在P点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故不管在哪个

轨道上运动,在P点时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B错误;开普勒的周期定律同样适用于月球体系,轨道半径的半长轴越长,周期越大,故C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的P点处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Ⅱ,故D

错误.答案:C11.(2018·郑州质检)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1974年发现了脉冲双星间的距离在减小就已间接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将该双星系统简化为理想的圆周运动模型,如图所示,两星球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O点做匀速圆

周运动.由于双星间的距离减小,则()A.两星的运动周期均逐渐减小B.两星的运动角速度均逐渐减小C.两星的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D.两星的运动速度均逐渐减小解析:设双星质量分别为M、m,轨迹半径分别为R、r,周期为T,两星间距离为L,则由F向M=F向m=GMm(R+r

)2=MR·4π2T2=mr4π2T2,得R=mLM+m,r=MLM+m,T=2πL3G(M+m),所以L减小时,T减小,A项正确,B错误;aM=F向MM=GmL2,vM=Rω=mLM+m·G(M+m)L3=Gm2(M+m)L,am=F向mm=GML2,vm=rω=GM2(M+m)L,可见两星向心

加速度与线速度都是增大的,C、D项错误.答案:A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如果从球中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小球,放在相距为d=2.5R的地方,分别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挖去部分与剩余部分的万有引力大小(答案必须用分式表示,已知G、M、R).(1)从球的正中心挖去.(2)从球心右

侧挖去.解析:半径为R的匀质实心球的密度ρ=M43πR3,挖去的直径为R的球的质量m=ρ·43πR23=M8.(1)从球的中心挖去时F=GMmd2-Gmmd2=7GM264d2=7GM240

0R2.(2)从球心右侧挖去时F=GMmd2-Gmmd-R22=GM250R2-GM2256R2=103GM26400R2.答案:(1)7GM2400R2(2)103GM26400R2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