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4)-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5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7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知道叶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2、过程和方法:通过蒸腾作用与蒸发的比较,增强学生科学学习的类比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蒸腾作用含义的构建,让
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含义及意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难点:保卫细胞的收缩和膨胀导致气孔的打开和关闭。三、教学用品:蚕豆叶每人一片,放大镜每人一个,盛有热水的烧杯,镊子,温度计。四、教学过程:双边活动设计意图过程反思一、引入:昨
天下午,很多同学看到老师在校园里做了件奇怪的事情,(请一位学生描述下昨天看到的事件:教师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把几片邻近的叶片包扎了起来,没有透气)这是科学中的一个课外实验,什么现象?(请几位学生描述这个现象:一节课后,看到塑料袋里有水珠)教师小结:其实老师在10分钟的时候就去看过
那个塑料袋,就有水珠产生了。昨天你们回家去做了吗?那么在看到这样的现象后,我们就有一个疑问了,这些水珠哪来的呢?叶的蒸腾作用。(学生基本能说出,学生可能还会提到叶片的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也有水产生,则从量上考虑,主要是蒸腾作
用)设问:我们在哪里遇到过蒸腾作用?(水循环的时候)那么到底什么是蒸腾作用呢?二、探究新知:(一)叶的蒸腾作用(由字面意思去构建和完善含义)“蒸腾”---蒸发和沸腾(共同点)---气化(液态到气态跑到大气)“作
用”---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点)---是一个过程1、含义:(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跑到大气,一个过程)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设问:这个水分哪来的啊?植物的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追问:是不是所有
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呢?教师告知:经过科学家的测定,根吸收的水分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设问:还有1%去哪了?用到了植物的其他生命活动,如光和作用。【过度】植物的根辛辛苦苦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却有那么
多被蒸腾作用散发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生:不可能的。教师补充:生物的许多生命过程,都有它一定的意义,不可能白白通过对事件和现象的描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感受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有一种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存在,那么蒸腾作用到底有哪些意义呢?2、意义:(1)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从含义出发:气化吸热。学生基本能回答)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有哪些不同点?学生:运输部位,运输方向。
教师:一般物体的垂直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学生:从上往下。教师:现在你可以说出蒸腾作用的另外意义了吧?(2)是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过度】叶片为什么能发生蒸腾作用呢?结构决定了功能。(二)叶的结构【活动】观察你手中的蚕豆
叶,说说叶有哪些结构?1、叶的结构叶托叶柄:是茎将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的通道。叶片(多媒体展示)【活动】书P97得出叶片是发生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教师:我们一起来研究下叶片。【活动】用手小心撕开手中的蚕豆叶片,你发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发现了什么?(1)有上下两层几
乎透明的“皮”。(2)有叶脉。(3)中间的颜色很深,像海绵。教师:这是我们用已有的器材所观察到的,如果给你提供一个显微镜,你会怎么去观察?(叶片的纵切面和横切面)多媒体展示叶片的显微纵切图和显微表皮图。得出:2、叶片的结构叶片是由上下叶表皮,叶肉细胞,叶脉构成的。叶表皮又是由表皮细胞,保卫
细胞构成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多媒体展示叶片的结构)(各自的结构、形状、作用)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散失水分的“门户”。教师:那么气孔到底是如何实现水分散失的呢?多媒体展示动画:气孔的关闭和打开。(学生解释)设问:既然气孔存在与叶表皮,那么叶的上下表
皮,到底哪里的气孔多呢?【活动】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60℃-70℃)的烧杯中。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现象:叶片两面有气泡冒出,而且下面的气泡数量多于上面。结论:叶的上表皮气孔多于下表皮。(学生会问什么?如果没有,有教师引导
。)辩证唯物主义。加深科学思想。观察能力和区分能力。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实验器材去进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讨论】书P97,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多媒体展示)先对实验图进行解释,
然后再猜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再播放多媒体动画。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光:适当的光照可以增加蒸腾作用的强度,但光照太强,反而会使气孔关闭,避免水分过度流失,而发生萎蔫现象(保护自己);(2)湿度:湿度小,蒸腾作用强;(3)气温:一般气温越高,气孔打开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烈,但气温越高,失水过多也可使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4)空气的流动速度:增强蒸腾作用……(与水分蒸发进行比较)蒸腾作用是一种生命活动,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师:现在你能回答你刚刚提出的问题了吗?(请刚刚那学生)减少在阳光下的蒸腾作用,
避免水分过度流失,而发生萎蔫现象。【讨论】我们说人是水做的,而植物也可以说是水做的,而且这个水是在不停的被输送的,那么现在你能讲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吗?4、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根吸水----茎送水----叶蒸腾书本P98,图3-34,(多媒体展示)三、小结由板书进
行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板书)四、练习巩固1、大家一起做:多媒体展示;2、独立做: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与蒸发的比较,既让学生理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而且让学
生进一步明白生命活动的可调性及其意义。课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