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4)-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6)页,24.43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7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前议课备课时备学生。我们的学生基础一般,参差不齐,分类备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好的认知,学到一定的知识。正确理解教材。研读教材,对教学重难点掌握很好,讲解时着重突出重难点,主要是加深学生对重点识的印象,让学生对难点加深理解。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对植物较熟悉,我充分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兴趣都比较高。“探究植物叶的结构”这一探究实验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分组独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出实验结果,经过本书前面的几个探究实
验,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熟悉探究实验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不做任何铺垫和包办,明确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结果,活动的目的不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目的,关键是实验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正确分析。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学生在活动中以积极主
动的身份出现,使得他们敢于大胆去提问、去假设、去想、去做、去创新,表现出了对未知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对于学习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适当地给出一些建议方案和指导,使他们与集体
同步。本次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课堂气氛活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顺畅,主导与主体作用体现充分,探究效果良好。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日期一、目标要求1、认识叶片的结构2、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二、材料用具:新
鲜冬青叶,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迎春叶临时装片,蚕豆叶的临时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三、方法步骤1、小组分工每组五人,分别是1号主刀,2号装片,3号操作,4号绘图,5号监工2、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制
作冬青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具体步骤如下:(1)、1号进行切片,将切下的叶细条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2)、2号在载玻片上滴1-2滴清水,用毛笔挑取叶横切面,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盖好盖玻片;(3)、3号将做好的装片放到载物
台,用4倍物镜寻找清晰的像;(4)、3号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至40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然后前后左右移动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颜色、形状、排列程度。(5)、4号和5号观察切片并进行简单绘图。实验结果看到哪些不同的细胞?(从颜色、形状、排列整齐度三方面进行讲解)
3、观察叶片表皮结构实验步骤(1)、3号将装片放到载物台,用4倍物镜寻找情晰的物象,然后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至40倍,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然后前后移动装片进行观察;(2)、1、2、4、5号分别进行观察;(3)、4号观
察后进行绘图;实验结果你看到了什么样子的细胞?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知识与目标】1、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基本结构,并能说出叶片的显微结构组成;2、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意义3、知道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过程与方法】通
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的形态与结构,理解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重点】叶片的显微结构,蒸腾作用的含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难
点】小组合作实验,并能分析叶片的显微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引入问: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几种植物的叶,形态是否一样?谁能告诉老师叶的形态与它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生活在阴暗、
潮湿的环境中的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2、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较小甚至针刺状,叶表面有蜡质和不透水角质层。二、叶的结构1、叶的基本结构师:虽然叶的形态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分别由哪些组成?问:
我们已经学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回忆一下,分别是什么?问:那么叶片的表皮属于什么组织?叶肉属于什么组织?师:接下来我们用显微镜去看看构成这些组织的细胞群长什么样?2、观察实验,冬青叶横切面(1)、小组成员分工每组五人,分别是1号主刀,2
号装片,3号操作,4号绘图,5号监工(2)教师演示如何切片,如何取叶片横切面制成装片。且讲解实验注意事项。A、刀片的安全使用B、显微镜用低倍镜寻物高倍镜观察。预:叶柄和叶片,叶片有叶脉、表皮,叶肉预:保护、输导、营养、分生、机械组织预: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
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小组实验:(1)、1号进行切片,将切下的叶细条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2)、2号在载玻片上滴1-2滴清水,用毛笔挑取叶横切面,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盖好盖玻片;(3)、3号将做好的装片放到载物台,用4倍物镜寻找清晰的
像;(4)、3号直接转动物镜(3)PPT展示:小结实验结果白色规则且排列整齐的细胞群是上下表皮细胞,深绿色形状规则,排列整齐的细胞叫栅栏细胞;浅绿色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叫海绵细胞;还有一些处于中间的白色细胞群叫叶脉。实验PPT展示:一盘正处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取一片叶子
用锥形瓶罩起来,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观察现象。问:锥形瓶中的水来自哪里?(叶片)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群细胞,叶片并没有洞孔可以将水分散发出来呀?是不是表皮还没有看全面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用显微镜观察材料区的装片1与2,完成实验23、观察蚕豆叶表皮装片PPT展示:小实验结果一个个
椭圆形的,叫做气孔。且下表皮的个数远多于上表皮。为什么会这样?避免水分散失过快,植物萎)转换器至40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然后前后左右移动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颜色、形状、排列程度。(5)、4号和5号观察切片并进行简单绘图。小组成品展
示:预:白色规则且排列整齐的细胞群;深绿色形状规则,排列整齐的细胞;浅绿色形状不规则的细胞。预:水分从叶片中散发出来的。学生实验(1)、3号将装片放到载物台,用4倍物镜寻找情晰的物象,然后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至40倍,调节细
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然后前后移动装片进行观察;师: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当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水分散失快。当水分不足时,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水分散失慢。(2)、1、2、4、5号分别进行观察;(3)、4号观察后进行绘图;三、蒸腾作用1、含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
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注:根吸收的水约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出去的。2、植物的蒸腾作用又有什么意义呢?联系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意义。4、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是不同的。那么,哪
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呢?预:蒸腾作用的意义:1、在高温时降低叶片的温度2、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3、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可能于光照的强度有关2、可能与温度有关3、可能与湿度有关4、可能与空
气流动速度有关四、课堂练习教师结合板书对书本加以小结,巩固知识。教学反思1、小组汇报过后没有给与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加分。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是由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缘故。在没有给与小组加分后,小组的表现积极性明显下降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提高我的语言表
达能力,并给与小组及时准确的点评。同时,给与小组适当的加分来提高学生的表现欲。2、多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空间。我应该多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家里面现有的植物进行课本中的实验。学生也可以利用气球自己动手制作气孔的模型。3、某些
个别知识点没有强调。例如:蒸腾作用的意义: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它有利于无机盐和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它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4、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学生思想价值观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这一节的学习过程中,我对知识内容做了重点的要求,
但忽略了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注意学生思想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