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节 美国》教学设计4-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4)页,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美国》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美国教学对象七年级科目地理课时安排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美国”是科普版七年级地理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这一课是在学生了解了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基础上,进一
步探讨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和最后一节的巴西。教材分三部分,即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和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关于民族大熔炉部分,开始作为常识介绍了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设计“民族大融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特点;设计“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活动,第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统计资料说出美国的
人种构成,第二步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关于农业地区专业化部分,教材根据初中生接受水平,把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作为学习重点,顺带介绍了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点。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关于世界最发达的工业
国家部分,教材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同时,还介绍了美国工业的特点、分布等知识。本课时主要学习“民族大熔炉”部分和“农业地区专业化”部分。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美国位置和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并培养他们的信息素
养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了解美国存在的人种问题,认识到种族平等的必要性。教学重点:美利坚民族的构成和不同民族、种族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学难点: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美国农业特点及其原因。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将互联网、网页课件、活化地图、作业的及时评定等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充分进行整合,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多种交互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究、讨论合作、展示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教学环
境:无线网络环境,平板电脑学生准备:学生平板电脑,课本教师准备:教师平板电脑,网络课件,导学案,微课录制,奖励徽章教学资源:互联网、网络课件,网络微课,网络作业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2新课导入环节一:自主学习环节二:抢答活动一、民族大熔炉1、美
国的位置与领土组成环节三:新闻链接2、民族大熔炉环节四:材料分析环节五:角色扮演教师展示印有美国国旗图案的生活用品:“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图案,你知道这是什么图案吗?”由美国国旗引入新课美国的学习。老师播放录像背景音
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个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和答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提问:你知道美国国旗里有多少颗星星吗?你知道这些星星代表什么吗?从而过渡到美国的领土组成。老师展示美国地图,让学生通
过抢答的方式,回答美国的大洲位置、维度位置、海陆位置,并在图中找出五大湖和首都华盛顿。播放“美国反种族歧视示威游行而引发暴动”的新闻视频,提问:“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转:为什么美国存在着种族歧视的问题呢?这与美国的种族构成有关。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美国几
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理解“民族大熔炉”的含义老师引导学生读美国人种构成饼状图,分析美国人种构成特点。老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种族的人,谈论各自为美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现在的生学生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辨认出图案,回答:“美国国旗图案”。学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自读课本
,划出重要知识并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导航”;独立学习之后,分小组讨论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巩固自主学习的知识点。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出新闻导报了美国反种族歧视示威游行而引发了暴动,说明美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而且美
国公民对此异议甚大。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说出材料中人物所属人种,依据材料理解“民族大熔炉”的含义。学生通过读美国人种构成图,得出美国人种具有“多种族,单一民族”的特点。四名学生分布扮演美国黑种人、华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谈论各自的情况,说明美国存在由身边
的实物引入,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激起学习兴趣。音乐播放营造浓浓的地理学习课堂氛围。预习导航,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平板在教学中的运用让抢答更便
捷。通过抢答吸引学生兴趣,活跃气氛,促使学生掌握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知识。视频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新闻链接,关注时事热点,拓展学生阅历和知识面。通过材料分析和读图理解“民族大熔炉”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切身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3环节六:师生互动二、农业地区专业化1、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环节七:微课学习2、农业地区专业化环节八:学以致用环节九:课堂总结环节十:当堂检测活和待遇以及内心的感受。老师展示美国农业图片,提问:说说图片展示了美国农业的什么特点?转:为什
么美国农业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呢?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呢?老师引导学生从热量、地形、河流等方面描述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老师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关于这节内容请
同学们观看微课。微课看完之后,让学生读图说出数字代表的农业区,检验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老师:美国农业的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请小组进行讨论,为中国农业发展提建议。老师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一下重难点。老师根据学生上传答案情况,有选择地选择题目进行
讲解和点拨。的种族歧视和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学生通过读图,“正在收割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说明美国农业具有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绿色养鸡场”,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读图,讲述美国农业发展条件:地处温带,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南北纵列
分布,平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灌溉便利。学生通过收看微课,了解美国农业带如何分布以及分布的原因。微课学习之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小试牛刀”作业,检微课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网络搜索,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经验,为中国农业
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现代化,走科技强农之路等。学生可以通过平板保存功能,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点保存下来,方便课后复习。学生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并用平板上传答案。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加深印象。师生互动环节,主
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展示。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思维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微课的录制,方便学生何时何地观看,通过反复观看微课,直到搞懂为止,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微课之后的“小试牛刀”则起到检验微信学习效果的作用。这里的小组讨论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得知识加以运用,加强知识
的迁移和运用,做好真正的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总能的能力。平板的使用使检测结果得到及时的反馈。实现教学的互交性和及时性。六、教学评价设计通过平板投票选出最佳小组、最佳学生,并给予奖励。七、课后反思4这
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做了大量铺垫,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也不错,最后到落实环节,学生都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时间方面还要斟酌,拓展环节需要根据班级学习情况而定。总之,这节课的落实要结合生活,将抽象的内容生活化、有趣化,将知识点
落实,真正做到内容有趣、课堂有效、后续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