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日本》教学设计4-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3)页,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9-75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构成和
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4.举例说明东西文化对日本的影响。5.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的交通特点和主要城市。过程与方法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
节,学好这节对以后国家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力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
的分析,培养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
工业布局.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教学突破教师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示,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让学生讲解,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锻炼,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查找有关日本的工业、农业和文化的有关知识。2.查阅学生制作的课件。3.进行部分课件的制作。学生准备1.查阅日本相关资料。2.制作简单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身临其境,用心感受.2.利
用课件,指导读图、填图。2.读图、填图,掌握日本的位置、范围。23.展示课件,指导。3.联系以前所掌握知识,认识日本地形及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4.演示课件,攻克难点。4.通过观察,体会日本气候及南北差异。一、东亚岛国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利用课件,播放日本名曲《樱花》,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引入新课。(板书第一节课题:第一节日本)一、东亚岛国1.感受日本文化,分别介绍自己对日本的了解(国花、最高峰、民族、服装、工业产品、与中国渊源等
)。2.展示课件,指导读图:日本的海陆位置?2.学生积极读图,上讲台指出日本所临海域: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3.利用课件,指导读图:日本的领土组成?讲述:日本首都东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
日语。3.读图指出日本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3900多个岛屿组成)。聆听,思考,读图找出日本首都东京。4.指导活动:计算中国、日本的人口密度说明:中国的领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多,日本的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2.5倍。引
导得出结论。4.计算中国与日本的人口密度。日本:336人/平方千米中国:135人/平方千米总结:日本是一个地狹人稠的国家。二、多山的地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问:世界有几大板块?2.展示课件:“六大板块示意图”:利用课件描绘“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火山隆起”的过程。3.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
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4.指导读图:(板书:二。多山的地形)5.说明: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思考回答:六大板块。2.观察,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阅读资料:
富士山。4.读图找出日本最大平原:关东平原。5.得出结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三、温湿的气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展示课件:日本国花—樱花开谢的2.观察课件,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解,3推进。讲解:樱花于每年3、4月间盛开
。日本地形狭长,地域差异很大,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樱花由南向北,逐渐开放。先是琉球的冲绳岛、鹿儿岛,然后北移,大约以每天20千米的速度前进,直至北海道,时间从3月—7月,这正是气候所带来的差异。通过樱花的开谢过程认
识到日本南北气候的差异,说出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展示课件:东京与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引导学生比较,进行评价。(板书:三、温湿的气候)3.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东京与北京纬度相近,但东京冬季较温
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本课总结日本是亚州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地狹人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
震。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板书设计第八章第一节日本一、东亚岛国1.位置及领土组成2.首都、民族、语言二、多山的地形三、温湿的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
带季风气候教学反思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很多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
记忆能力。课外知识在课堂中补充很好,如:日本的河流、日本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还有日本的国徽等内容。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够借助日本樱花开谢的推进过程和时间早晚来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南北气候的差异。个别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应该采取更好的
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