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3-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2)页,4.5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的含义、降水的条件,降水的主要形式和降水的分布。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身
边的实例说出降水的类型。2.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生活离不开地理,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对地理的强烈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1.分析形成的降水的基本条件2.通过实例说明降水的类型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教
学难点:降水的类型分析降水的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自学释疑法教学手段:实验、板图、课件、导学单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请观察这三种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景观是什么因素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
呢?学生回答:降水。那什么是降水?媒体展示:雨、雪、冰雹。总结降水的概念。承转:那降水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感受降水。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1:水汽受热了沿什么方向运动?2: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温度有什么变化?3:多余的水汽附着在哪儿?4:水滴越积
越大会出现什么现象?【承接】通过实验我们感受到了降水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降水的原理。【学生活动】学生总结讨论要形成降水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老师归纳总结。要形成降水的条件:1: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2、空气的温度下降;3、有凝结核。【承接】提问:同学
们:自然界中的降水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寻找降水。分小组完成导学单内容:学生讨论完成。第一组讨论材料:热带洋面的岛屿,如斐济群岛几乎天天都有一场暴雨。因为日照强烈,岛屿吸热快,比周围洋面上气温高,形成相对热空气,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热气球现象)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
冷却凝结成雨。第二组讨论材料:暖湿气流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多余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雨。第三组讨论材料:重庆2017年12月8号因受冷空气影响,出现降雨天气,因为冷空气与当地的暖空气相遇
,暖而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冷却凝结而形成降雨。学生上讲台汇报小组展示结果。教师边画版图边讲解三种降水类型;然后归纳总结。学生分析这三种降水有一个共同特征:空气上升,温度下降。不同
点是上升的过程不一样,所以形成三种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承转】三、世界各地的降水有的是一种降水类型,有的是多种降水类型的组合,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不均衡,现在我们放眼世界去考察各地的降水情况。分组考察:ABCDEF考察过程中要1、描述位置2、降水情况【媒体展示
】世界年降水量图【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第一组考察赤道和两极地区,第二组考察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西岸的两个点,第三组考察中纬度地区沿海与内陆。学生分小组展示结果: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
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教师归纳总结: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是:乞拉朋齐,世界降水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玛沙漠。【回顾与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一、降水的基本条件;二、降水的类型;三
、世界降水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