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53.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15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3.2降水的变化(第三课时)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能够区分出降水和降雨。2、了解降水的等级及影响并知道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3、能够通过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断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

4、能够通过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说出该地降水的变化特点和雨型。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根据自主学习掌握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通过绘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小

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判读降水量柱状图。2.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分析、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地理知识紧密相连,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探求真理的精神。重点能够通过阅读降水量柱

状图说出某地降水量的变化特点及雨型。难点总结降水的变化特点及降水类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划分学习小组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答案是降雨)过渡:有人认为“降雨就是降水”,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对不?那么我们

就进入到今天的学习——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来印证一下同学的观点,看看这句话是不是正确的呢。猜谜语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一.降水的概念机主要形式1、阅读教材58页,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第一题。问题:什么是降水?过渡:我们知道了降水的定义,那么“降雨就

是降水”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页印证了同学们的观点,降雨不是降水,降雨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学生在这些常见的天气符号找出那些属于降水的天气符号。3、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遇到的降雨都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讲解气象局规

定的降雨等级)4、阅读教材58页的阅读材料部分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第二题。问题: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什么,基本仪器是什么?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该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找天气符号:回顾和巩固学过的知识

二.降水的变化1展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图表,老师讲解什么是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过渡:同学们观察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是不是每个月的降水量都是一样的?2、老师讲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年际变化。过渡:同学们观察图表,是不是能一眼就能看出那个月降水

量最多呢,怎么才能更直观的看出那个月降水量多呢,一眼就能看出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3、讲解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4、分组绘制北京、雅典、新加坡和比尔马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5、展示各小组的绘图作品6、各小组根据自己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进行判读,并在每个小组里找同学到台前指图

分析该组的降水量柱状图。问题:(1)根据绘制的图,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2)根据绘制的图,哪几个月降水量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到台前指图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表达能力和参与意识。多?(3)综上所述,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三、课堂总结请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谈谈收获培养学生

总结能力。四、检验学习成果题目1、降雨就是降水,这句话是不是正确的?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A、降雨B、冰雹C、降雪D、沙尘暴3、一般用()来表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A、降水量柱状图C、降水量波线图B、降水量扇形图D

、降水量柱状图4、判断降水类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型冬季多雨型以砸金蛋的形式进行当堂检测,及时巩固。砸金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设计3.2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2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判读()绘制(21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完成任务的

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团队合作密切,及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足之处:上课时语言不够简练,导致课堂时间不是很充足。本节课的前半段用时有点长,导致后半段时间紧张。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