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与降水》教学设计1-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气温与降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学会观察分析世界降水量分布图3.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重点)教学流程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导读-----导学-----导练-----导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学以致用。教学过程问
题设计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导读:情景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由2018年临洮第一场降雪导入设置问题情境,导出课题。导学:【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4—75)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主要降水类型有哪些?各
自形成过程是怎样的?3.降水量用什么测量?单位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归纳降水条件,降水类型运用微课介绍降水的类型及形成特点教师:指导、点拨、总结。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降水的概念,运用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兴趣,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活动二】合作探究(读图7—14)
1.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降水量差别;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学生:先独学再群学。教师: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后,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开展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会看图、读图,分析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掌握学习地理的
方法----图文结合,既能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三】拓展延伸“乞拉朋齐”被誉为世界雨极之一1.请在地图册中找到它的位置2.结合所学分析其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学生:结合所学,小组讨
论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教师:播放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取原因培养对地理问题的综合思考,将所学及时运用到分析问题中,导练:当堂检测学生抢答学以致用导思:1.课堂小结:思维导图2.作业布置:分层作业拓展延
伸:我们的家乡年降水量偏少,比较干旱,面对现实,在建设“美丽临洮”过程中,对于水资源,我们该如情感价值培养,最终回归到建设“美丽临洮”增强节水,高效用水的意识何高效利用板书设计:形式:雨、雪、冰雹等测量:雨量器、量筒单位:mm类型: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降水分布: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降水少。2.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多,西岸少。3.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