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3-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2)页,3.6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球运动复习—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教学设计【考纲要求】(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并记住公转的方向和周期;(2)掌握北半球“二分二至”的日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及其变化规律;(3)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地球上的五带;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③四季更替;④正午
物体影子长短的季节变化。【教材内容分析】地球运动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章节,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学习这部分知识也为学生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公转是地球运动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
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一学习过,但由于时间长,学生遗忘较多,需重新予以加强。地球公转的知识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复习时要从基础出发,讲练结合。【复习目标】1、记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2、掌握“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位置、一年
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掌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能判断正午影子的长短及朝向;4、掌握一年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5、理解五带和四季变化的成因。【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
读。难点:在地球公转图中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地球公转图的学习视频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复习地球公转的方向及周期;通过视频引出二分二至日图,并复习二分二至日的日期
及太阳直射的位置。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地球公转图中读取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和描述2、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3、在地球公转图中找出北回归线及以北地
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和最低的时间。4、正午影子的长短及朝向。四、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1、在地球公转图中判读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2、在地球公转图中判断一年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五、公转产生的现象1、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2、理解温带地区季节
交替的原因【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