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9-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2)页,6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地理下册(星球版)南方地区·区域特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3.要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的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
区域分析的方法。2.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2.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
理特征。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教学方法:启发法、总结归纳法、读图分析法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上课用图、划分学习小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目的【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江南小调》,课上找同学
有感情的朗诵《忆江南》。设置情境,带领同学们走进南方地区。【讲授新课】一、山青水碧(自然特征)1.根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及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和濒临的海洋。2.课前布置任务,将班级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查找四个城市(上海、成都、丽江、桂林)的资料,
课上找同学上台介绍这四个城市。以这四个城市为例,引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并带领学生明确南方地区的地形与地势特征。3.通过向学生展示长江、漓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南方地区的河湖,引出南方地区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的特点。【完成学案
1~3题,大约3分钟】4.通过分析中国温度带图、干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找出南方地区所在的温度带、干湿区及主要气候类型,引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活动】老师在寒假游览成都和上海两个城市分别应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读图,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上台自己介绍四大城市,培养其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会运用地该穿什么衣服?(讨论5分钟)引出地形对南方地区气温的影响,由于地形(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四川盆地冬季的气温要比同纬
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高,所以在成都穿的衣服也比在上海穿的薄。5、在南方地区寻找住所时,总结南方的建筑特点并说明其原因(因为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气候湿热,所以其建筑有屋顶坡度大,窗户大等特点)。二、物产富饶(农业)1、通过播放微课视频《食尚南方》,提出问题:南方地区有哪些主要食材?从而引出南方地
区的主要农作物。2、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梯田、土壤等要素,总结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完成学案4~6题,3分钟】3、小组讨论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地形和土壤、热量和水分、光照等
方面分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第7题,5分钟】三、小结与习题1、【课堂小结】各组派代表发言,说出本节课学案上填空的答案,以核对学案的方式来进行总结。2、【课后练习】设计竞赛活动,各组派代表答题,选出冠军队伍。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