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5-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0.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5-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5-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5-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4)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塬、墚、峁、川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3、能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

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治理措施。二、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三、教学难点1、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

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实验验证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配乐朗诵黄土高原的介绍,同时配以图片展示。提出问题:

老师刚刚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黄土高原。(设计意图: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现了黄土高原自古至今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及风土人情,并配上本地区所特有民歌——信天游。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水

土流失严重打下基础)【讲授新课】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同学们朗读屏幕展示的学习目标。1、认识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2(出示图片)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1)请学生到讲台前,边指图边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总结归纳出黄土高原

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2)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黄土高原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学生说出名称及简称。师生总结归纳:黄土高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

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南省等7省。(3)(出示图片)干湿地区分布图、农耕区和牧区分布图。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通过问题的引导总结出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带。(设计意图:授之以渔不如授之

以渔。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指图的练习,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到了总结归纳方法)【承转】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来自哪里?学生可能给出风吹来的、流水冲来的等多种答案。2、风成说教师:关于黄土高原黄土

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播放视频:风吹来的黄土学生边观看动画,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黄土来自哪里?2、距离沙漠的远近不同,沙子的颗粒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根据视频中获取的信息,

总结答案。师生归纳: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西向东,沙子的颗粒逐渐变小。这些黄土的沉降过程,就像冬天下雪一样,而黄沙最后像雪花一样很均匀的飘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黄土高原。(设计意图:以观看视频的方式了解风成说,一是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二是

动画的方式更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过渡】(出示图片)部分黄土地貌类型图。读图回答,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学生回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屏幕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的片段。3提问:(1)说出图片表现的黄土地貌类型有哪些。(2)这些沟壑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可以很轻松的

得出“流水作用”的结论。【过渡】流水常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80%。二、水土流失严重1、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独立完成课本20页活动题,通过实验总结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2)小组合作探

究:参考实验结论,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由各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a自然因素:地形、降水、土壤质地、植被等b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

坡耕种等。(设计意图: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完成实验,阅读教材的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很容易总结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过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直接后果呢?我们先来听听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是怎么说的。播放视频:保持水土,珍爱家园提问:水土流失为当地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些流失泥沙最终流入到了哪里?那么对黄河下游又有何影响?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

的感想师生归纳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同时,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河”。水土流失不仅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

对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也造成严重威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程度以及危害有了形象的认4识,同时激发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感情。)三、生机焕发的黄土地【过渡】黄土高原今夕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恢复往昔的繁荣景象,应

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学生:根据教材24页内容,说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1)合理安排生产活动。(2)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分组探究:治理黄土高原具体的实施办法。(1,2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即是否应该全部退耕还林;

3,4组讨论生物措施,5,6组讨论工程措施,可以参照南小河沟的成功案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做简要指导)请1,2小组组成辩论小组,辩论是否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请3,4组同学说出具体的生物措施实施办法,5,6组同学说出具体的工程措施试试办法。(设计意图:学生在辩论中形成

自己的观点,在民主的气氛中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从而深化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四、小结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收获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一个总结与反思的机会。)2、图片展示:重换生机的黄土地结语:视频中,最后老农意味深长的说:青山绿水,这就是最大

的愿望。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不易,但是南小河沟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树立起信心。相信在黄土高原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黄土高原定能重换生机。背井离乡的人们也会重返家园,黄土高原上又会回响起那高亢

的信天游的声音。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