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PPT
  • 阅读 6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8 页
  • 大小 3.713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5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PPT课件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共(58)页,3.71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二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备考指南】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用区位理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活动。②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充分利用材料,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答题方式和答题要点的全面性,能够区分主导区位和限制区位。③理解把握世界农

业地域发展的条件、特点等,并能与我国相似区域进行比较,并加以借鉴。④注意一些热点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2013·大纲文综,5~6)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

题。农业区位因素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解析第1题,以温州瓜农到

海南岛种植西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8月底到次年5月中旬,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中气温偏低,不利于西瓜种植的季节,而同期海南岛因为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西瓜的生长,既能降低种植成本,又能利用冬季全国市场需求较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种植利润,综合比较四个选项,C项为最佳

选项。第2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5~8月,全国南北普遍高温,西瓜大量种植,海南岛的西瓜种植和市场优势大为削弱,D项正确。答案1.C2.D3.(2013·广东文综,2)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

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在

伊朗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耐旱怕涝的开心果生长非常好,这表明只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即便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故B项正确。答案B4.[2013·天津文综,12(1)]读图文材料,回

答问题。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解析从

材料中可知温度、降水、坡度等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结合甲、乙两地区的位置及等高线形状可知乙地更适宜茶树生长。答案乙地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2013·北京文综,4)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

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5题。农业地域类型5.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本题考查巴西、南非和印度的玉米生产活动过程。据图可知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

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正确。答案C6.[2013·江苏地理,27(3)(4)]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科技、技术装备等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典型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丰富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需求、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等。(2)此题可进行开放式回答。如回答

不可行,要抓住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热量不足的限制性条件;如回答可行,就要从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措施着手阐述。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

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2013·江苏地理,15~1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7.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解析本题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

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03年前下降迅速,2003年之后下降速度趋缓,A项错误;粮食产量在1999~2001年间和2002~2003年间下降明显,B项错误;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在20

01~2002年间呈缓慢上升趋势,C项错误;2003年之后粮食产量持续上升。D项正确。答案D8.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解析本题

考查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的相关知识,以及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促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是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C项正确。答案C9.[201

3·重庆文综,12(4)]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图2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年份人口数量(万人)农作物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总产量(万吨)播种面积(万公顷)播种面积(万公顷)2000101334

63646210201011496512754515上表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解析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读表即可得出。原因与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发展等有关。答案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

面积减少。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结合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

的判断与特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这一考点出现的频率将会加大。(2)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考查结构调整及农业意义,特别关注粮食问题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考点一农业区位因

素及区位选择[掌握核心知识]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燥,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土壤贫瘠、酸性土壤

较多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

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

质、种植、养殖技术。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综合分析各因素→主导因素→因地制宜↓关注各因素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从大的区域

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

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

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误区警示】最具优势的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不正确。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

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而不是优越的光照和热量条件。1.(2013·课标文综Ⅰ,1~

2)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探究命题角度]角度1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分析(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

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

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解析(1)本题以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相关知识。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墨西哥和哥伦比

亚的位置关系。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答案(1)C(2)A2.(2013·广州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百平方米)”。读图完成(1)~(2)

题。角度2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与主导性因素判断(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和最主要的优势条件分别是()。A.光照降水B.气温光照C.降水气温D.光照土壤(2)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可能是()。A.水稻B.小麦C.大豆D.玉米解析图中各种农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力均最高,而

光温生产潜力则较低,由此可判断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而最主要优势条件是光照。由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和最主要优势条件,并结合主要农作物类型判断该地区可能为我国东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答案(1)B(2)D1.判断和确定农业地域类型的技巧(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

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

根据其分布即可: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掌握核心知识](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

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根据存在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

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广阔,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美国五大湖周围的乳畜业纬度较

高,气候冷湿,水草丰美开发历史早,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接近市场,交通便利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大面积冲积平原;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当地居民喜食大米,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政府鼓励,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阿

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对比东南亚的企业化种植园高温多雨的气候;纬度低,热量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有销售市场珠江三角洲的

农业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高温多雨的气候;土壤肥沃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靠近销售市场,交通便利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丰富;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地广人稀;引水灌溉条件好;交通便利;有稳定销售市场;机械化程度高;可灵活应对市场市场

园艺农业土地面积较小,靠近水源土地租金较高;靠近城市,接近市场;园艺业单位面积产值较高3.我国主要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3.(2013·武汉名校调研)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探究命题角度]角度3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

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2)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以自给为主,应为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高;乳畜业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混合农业牲畜和作物并重,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故A正确。第(2)题,美国以小麦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以农作物为主,科技

发达,劳力密集程度低,商品率高。甲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高,产品商品率低,故A错误;乙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高,故B正确;丙以作物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C错误;丁以牲畜为主,劳力密集程度低,产品商品率低,故D错误。答案(1)A(2)B4.(2013·沈阳市模拟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某水果的主要产区,读图回答(1)~(3)题。角度4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条件分析(1)该水果产区的主要水果种类是()。A.柑橘B.苹果C.柠檬D.葡萄(2)该水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②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

③土层较薄、土壤质地疏松④富含钙、磷、钾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该区域水果价格比世界平均价格低39.1%。造成该地水果价格低廉的原因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B.生产技术水平较高C.生产规模大D.对外交通便利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

我国陕西渭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而且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陕西省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答案(1)B(2)A(3)A考点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掌握核心知识]在分析不合理

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5.(20

13·课标文综Ⅱ,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下题。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探究命题角度]角度5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影响解析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依然有一定的保温、保土作用,故排除②④,A项正确。答案A6.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

可能位于我国的()。①黄土高原②云贵高原③江南丘陵④华北平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角度6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影响农业发展(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③发展农副产品

加工,延长生产链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C.酸雨D.臭氧层破坏解析从图中地形起伏和梯田广布等景观特点判断

,该区域可能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或云贵高原。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户经营地块规模小,且盲目开垦坡地易导致水土流失,因此该区域农业应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同时注意治理水土流失。答案(1)B(2)C(3)B农业

生产区位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解题思维流程思维建模综合分析评价农业区位条件(1)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类型,由经纬度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判断所属的气候类型,推断气候特征。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或分析某一农

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原因。(2)通过解读河湖分布、土壤、植被等,整合地形、气候信息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作出进一步的分析。结合图例获取人口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等信息,从而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等)进行

评价。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