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PPT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3.635 M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6《物质的分离》PPT课件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pptx,共(23)页,3.63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1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课时物质的结晶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海水是否纯净?为什么?它们溶解了多种溶质,属于混合物。那么,我们如

何从水中提取出这些溶质呢?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各种可溶解性物质溶解到水中,所以自然界中的都不是纯水。一、固体分类用放大镜观察食盐固体,外形有什么特点?形状规则,呈立方体。固体晶体非晶体概念特点举例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形状不规则,无固定熔点。食盐、硫酸铜、金属等玻璃、塑料、蜡烛、松香等二、物质结晶1、概念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2、方法方法1:蒸发溶剂例如:海水晒盐方法1.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

溶液。利用滴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如图所示。2.仔细观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体出现。有晶体出现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2.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1.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探究:如何从常温下的食盐饱和溶液和70

℃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分别结晶出食盐晶体和硫酸铜晶体?提供下列器材和药品: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滴管、玻璃片、放大镜药品:常温下饱和食盐水、70℃硫酸铜饱和溶液提示:氯化钠和硫酸铜晶体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406080100氯化钠35.735.83636.637.338.439.8温度/℃0102030608090硫酸铜14.317.420.728.5405575.4以上两种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②曲线上每

个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①不同曲线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的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两条曲线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

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3.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如食盐晶体形成等。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如硝酸钾、硫酸铜晶体形成等。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的,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

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晶体的形成过程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1、配制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2、制备硫酸铜小晶体。(1)准备一杯约50毫升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

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2)静置、冷却、析晶。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析出硫酸铜小晶体。3.小晶体“长”成大晶体。(1)选晶:在晶体里

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2)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

有哪些?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首先需要是过饱和溶液,才可以结晶。搅拌速度不能快。降温速率一定要缓慢才好。晶种、温度、多次进行结晶水合物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如胆矾(五水硫酸铜)、石

膏(二水硫酸钙),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很多结晶水合物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产生风化现象。相反,有些晶体放在空气里,会逐渐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甚至

稀溶液(如氯化钙、氯化镁和氢氧化钠),这种现象称为潮解现象。1.过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泡了一杯很甜的糖水,客人没喝完,等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小明问妈妈是否当时没搅拌,妈妈说当时糖已经全部溶解,你认为现在析出的原因是什么?温度下降。白糖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变小。2.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纯碱: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氯化钠: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

大,宜采取蒸发溶剂,所以夏天晒盐。一、固体分类形状不规则,没有固定熔点。晶体:固体非晶体:食盐、明矾、硫酸铜、金属等玻璃、塑料、石蜡、松香等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二、物质结晶1、概念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2、方法方法1:蒸发溶剂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3.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

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4.结晶水合物有些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产生风化现象。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甚至稀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潮解现象。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

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解度B2、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A.

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A3、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此时------------------------------------()A.溶液仍为饱和B.溶质质量不变C.溶质的溶

解度变小D.溶液变浓A5、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的图()B4、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A.形状、质量都不变B.形状不变

、质量增大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D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