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2)》教案3-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4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章第3节课题: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
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
的关系。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2、感受知识建立,品尝成功喜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热情。教学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思想
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教学准备学生用的电学实验盒二次备课教学流程设计课程导入: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导电能力的差异这说明什么?--说明各种材料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材料【猜测】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生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学习新知:一、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控制导体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用镍铬合金导线0.2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记录下来。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
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粗细(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下来。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
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越细(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三
、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在本实验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加以归纳,进行小组实验。记录数据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
料有关【提问】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
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小结】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
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
积的情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四、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一、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
超导现象.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注意: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超导现象)二、超导体的应用前景因为超导体在很低的温度下才会发生超导现象,目前超导体还不能在常温下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只应用于科学实验和高新技术中.如果能应用于实际,会给
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举几例如下:①输电导线利用超导体,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的电能损耗.②如果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线圈用超导体制成超导线圈,可以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质量减小,功率增大,效率提高.③利用超导体可制造出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行驶起来后,由于超导体中强大电流的磁性作用,列车受到向上的推力而悬浮,使列
车与路轨之间脱离接触,不产生摩擦。这种磁悬浮列车的运动时速可达几百千米,从北京到上海,只需几个小时。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归纳。)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