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2)页,18.38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区。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教学难点: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两幅漫
画,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这两幅漫画反应的什么问题?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这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耕地,盲目的把耕地变为其他利用这是不合理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展示目标:请学生齐读目标,明
确学习任务。三、讲授新课:1、土地利用类型(1)教师:展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学生:看图,描述图片中土地的利用方式(2)教师明确: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土地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这几种主要的利用类型。)(
3)教师:展示难利用土地图片(沙漠、戈壁、高山永久积雪、冰川等)然后补充:目前还有一些土地很难开发利用,我们一般把它们列为“难利用土地”。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1)教师质疑:在我国,目前对土地的利用有哪几种类型呢?它们各占
多大的比例呢?(2)教师: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然后1)学生说出我国具备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各占的比例。2)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比例结构特点。3)学生得出结论:(利用类型齐全,但比例构成不合理,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3、了解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
资源分布状况和原因:(1)教师质疑: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在我国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一起去寻找吧!(2)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图文资料结合已学内容分别说出耕地、林地、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地区。教师明确活动规则,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各组代表介绍,教师点拨:耕地:主要分
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水田为主,主要原因是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较多(在800mm以上),地表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水田,而北部降水多在400mm---800mm之间,形成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并对比旱地、水田两幅景观图增强认识。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形成了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多属于湿润地区,因为森林的需水量大。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mm的北部和西部非季风区,多为高原和
山地。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多为高原、盆地和山地。(4)总结分布特点: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进阶训练:对号入座教师明确活动规则,学生分组完成表格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非季风区主要地形类型干湿地区类型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
土地:4、了解我国土地的总量、人均占有量特点:(1)教师质疑: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类土地资源的总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相当大的,就以占国土比例较小的耕地为例,我们和世界几个耕地大国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差别?(2)教师展示:“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
部分国家的比较图(2011年)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1)比较中国在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上与其他几个国家有什么差别?2)以此为例,归纳中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3)学生归纳,得出结论: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特别是耕地人均很少5、教师阶段小结:同学们
,通过以上分析,请你总结一下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请学生代表说、教师展示板书)四、课堂总结,知识建构: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发现什么?五、随堂检测拓展探究:我校周边往日碧绿的田野,今天变成了高楼大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