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教案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5.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教案.doc,共(3)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3耳和听觉(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建立猜想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完

成“耳的结构”的拼图,使学生能够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2.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两耳的功能三、教

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刚才上课铃声一响,大家就自觉的回到座位上了,这说明我们的耳朵都很正常!因为我们都是靠耳朵来听声音的,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正常的耳朵,为什么我们熟睡时,却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呢?要解开这个疑惑,让我们先

来认识耳的结构吧!二、新课.挂图或投影:出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投影片。请同学们指着图说耳的结构哪些部分?一、耳的结构: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和耳蜗(内有听

觉感受器)。思考:耳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功能?学生讲述:小结板书:二、耳的功能: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传入声波。鼓膜可以受到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在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相互连结。其中的第一块听小骨前端与鼓膜接触

,第三块听小骨的后端与内耳接触,(振动并放大声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使估摸能正常振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练习:提问:了解了耳的结构,我们来看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三、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通过大脑皮层的听

觉中枢,才能形成听觉。请一位同学重复一下听觉形成的过程。听觉的形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外耳、中耳收集、传导声波;②内耳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④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兴奋,形成听觉

。提问:听觉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讲述:老人可以借助于助听器而听得更清楚些。但是,如果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那么他们即使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听到声音。这种现象叫失聪。.讨论: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完全“

失聪”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可能一:鼓膜破裂、二:听小骨损伤、三:听觉神经损伤四、耳聋的类型:1.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均会引起听力下降而引起的。造成耳膜破裂的原因: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诊治;因巨声或被打耳光形成耳膜的内外压力差

,压破鼓膜,潜水过深等。神经性耳聋:它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如有些小孩生病注射连霉素后,导致听神经损伤。提问: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哪种能借助于助听器而听到声音?传导性耳聋讨论:

怎样做好耳的卫生保健?五、防护耳聋第一,要保护好外耳道和鼓膜。注意不要随便用尖锐器物掏耳屎,以免戳伤鼓膜和外耳道;如有小虫或植物种子进入耳内,应用不同的方法清除。第二,如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捂紧双耳。为什么要迅速张口呢?(出示鼓室内外气压平衡示意挂图或

投影片)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这样可以使咽鼓管的口开放,空气由咽部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板书)。第三,要预防中耳炎。方法主要是当咽、喉、鼻受感染时,应用食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病菌进入咽鼓管。第四、预防外耳道疖(jiē)。外

耳道疖的形成主要是不洁净的水或脓性分泌物进入外耳道,使病菌侵入耳毛的根部或皮脂腺造成的。因此,预防的方法是不要损伤外耳道,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体会耳聋:让学生体验失去听力的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失去听力的人的痛苦,作为健康的人应关心和照顾他

们。同时教育学生应珍惜自己的健康。提问:晕车和晕船是什么原因?六、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即位觉感受器,它在前庭和半规管中。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即通常所说的晕

车、晕船和航空病。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关键是在于设计实验方案)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建立假设第三步,设计实验方案:(关键是在于设计实验方案)第四步,实验检验:第五步,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小结:根据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声音到达两耳

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人睡觉时为什么听不见声音”设疑引入新课,采用了先让学生读图,并阅读各结构功能的相关内容,再利用课件使耳的结构和功能更直观,听觉的形成过程更形象。整堂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许多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

于设计了一些活动,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充分预习的话,教学时间就比较紧张,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讨论时,可能会造成有些学生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实验也进行得比较仓促。今后教学中可事先将预习方案提交给学生,课前交起来由老师批阅,再发给学生,这样

可以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选择性的安排课堂活动,另一部分可放在课外进行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