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2.docx,共(7)页,115.24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5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重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叙述重力的意义,确认重力的方向,确认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能叙述式中g的意义,说出g的数值。知道重力的测量方法,会用弹簧秤测物
体受到的重力。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互助合作等实践能力;通过语言表达、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与体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
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愿望。二、教学流程(一)通过感受性实验引入新课感受性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下实验:Ⅰ乒乓球离开手的下落;Ⅱ乒乓球在滚离桌面时会落地;Ⅲ粉笔头释放后将会竖直下落向;Ⅳ抛出去的物体总是落回地面上;Ⅴ水会往低处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地面附
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向下的吸引力。投影: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物重;重力的符号:G;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从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中引出重力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起对
科学的兴趣,并且加强对重力概念的理解。]思考:⑴重力的单位是什么?2⑵重力也有三要素吗?(引出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重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又是怎样的呢?(提出问题)[联系新旧知识,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二)
探究重力的方向(探究实验)1、【做一做】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知道,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为了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可以做以下实验:⑴如图甲所示,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上,重锤静止时观察悬线所处的状态。⑵如图乙所示,铁架台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重锤静
止时观察悬线所处的状态。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无论铁架台是否倾斜,重锤静止时悬线总是处于竖直状态。特别强调,不管外界条件如何变化,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
面向下);[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扩大学生参与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这一知识有什么应用?(学生讨论。)生:重垂线—检查物体(墙)是否跟水平面垂直。[联系生活,将所学知马上应用起来,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练习:标出物体分别在水平和斜面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练习并讨论。(有的学生把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画错—与斜面垂直。)[加强、巩固知识,突出重点。]4、【议一议】为什么重垂线可以用来检查墙面是否竖直?能用重垂
线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出示重垂线、T字架、三角尺等,请同学用着试试。)甲乙3步骤:①把重垂线挂在倒T字架的钉子上。②用三角板在T字架上找出表面水平时的位置。[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兴趣,还加强了学生对
知识的应用能力,深化和巩固了知识。](三)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做一做】器材:2~3人一组,4只质量为100g的钩码、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先后测出4个钩码的重力,并填在下表中:钩码数/只质量(千克)重力(牛
顿)重力跟质量的比值(牛顿/千克)10.1020.2030.3040.40讨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师:请做完实验的小组汇报结果。师: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什么关系?生: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比值为定值:约为9.8N/kg;师:9.8N/kg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生: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投影: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重力/质量=9.8N/kg,即G/m=g或G=mg。G:重力,单位是牛(N);m:质量,单位是千克(kg);g表示9.8N/kg,在计算中,常取g=10N/kg。[通过小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
精神,又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讨论:质量和重力的区别4(四)通过实验,找出物体的重心师: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投影: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师:那么,怎样找出物体的重心呢?(学生讨论,动手实验。)材料:直尺、质量
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步骤:1.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学生用悬挂法或平衡法找出物体的重心。(五)巩固练习1.一位同学的质量是50kg,他受到的重力多大,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他所受重力。2.假如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学生讨论)(六)小结想一想上了本节
课,你有什么收获,先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全班同学分享。[小结以自我总结形式出现,给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情感都是很重要。](七)布置作业三、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探
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以问题的产生、分析、探究、解决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该模式由4个基本环节组成: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②、引导探索,分析问题。③、疏通建构,解决问题。④、拓展延伸,反思提高。依据上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基本要求,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究性学习在本节教学中我采用的操作方式:问题-操作-发现-结论。不仅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的内容,在操作中更是让他们知道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重要,并从中学会一些学习科学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些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与主动性,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四、拓展资料5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航天员回到地面后,有人问他们在太空生活中,都遇过什么麻烦?大多数人说是处理个人卫生,如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和洗澡等。因为处理个人卫生都要涉及到水,而水在失重环境中形成水滴后会飞起来的。就拿刷牙、漱口来说吧,
美国人最初是用一种特殊胶姆糖经过在嘴内充分咀嚼来代替刷牙的,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口腔内按摩擦洗来代替刷牙。这两种方法很简单,但口腔中的细菌不易清除。有一次苏联的医疗人员在给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检查身体时发现,航天员口腔内存在许多致病细菌,引
起了航天医学专家的高度警惕,于是提醒航天员在太空不彻底刷牙是不行的。后来,专家们要求航天员们使用电泳牙刷和特别牙膏刷牙,但直到发明了用密封式吸水法处理水的方式后,才使航天员有了较彻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可能。航天员平
时洗脸是用湿毛巾擦洗,所以只有当洗澡时他们才能彻底洗。航天员刮胡子也不是一件乐事,因为刮下来的胡碴要飞起来的,一旦不慎胡碴落在空间中则很难清理。所以,他们使用一种密封式刮胡刀,它通过一条密封管同吸尘器联起来,吸尘器能把胡
碴吸进废物处理箱中。航天员在太空洗澡更为麻烦,但再麻烦也得洗,特别是较长期生活在太空的人。因此,在一些空间站中,都有“洗澡间”,它实际上是由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型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固定在架上,将整个圆筒支撑起来,顶部有水箱、喷头和加热器。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面罩式
)、耳塞和护目镜,然后像潜水员那样钻进这个透明的圆柱型罩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这时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由于没有重力,水是不会自动从喷头中流下来的,需要给水箱中的水加压,使水流通过喷头喷出来,洗完澡的水要被净化吸附装置收集到废水箱中,经净化后再重复使用。为航天器座舱除尘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
在失重条件下,残渣、尘埃不会自动下落,而会在舱内到处乱飞漂浮。除用吸尘器外,还得用湿布擦拭舱内器壁和物体上的灰尘。如果遇上水珠、胡碴、饭碴、甚至粪便等垃圾不慎飞入舱内空间,就得大清理。例如,有一次在航天飞机上做动物实验时,不慎将动物笼中的粪便微粒逸出笼外,在舱内乱飞,结果搞得几个航天乘员不得不像防
瘟疫那样,载上口罩、手套、穿上罩衣,用吸尘器吸,用湿布擦,才把这些垃圾除掉。(摘自叩开太空之门—航天科技知识问答)6《重力》学习单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2.能根据公式进行重力的相关计算。二、课前导学1、物体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_______有关,物体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_______也越大.重力的计算公式_______,其中G表示_______,单位为_______;其中m表示_______,单位为_____
__;其中g单位为_______,g=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规则物体的重心在________,不规则
的物体重心可以用___________法来确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三、课中互学讨论一:1.猜猜看:哪个是真?哪个是假?2.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能用它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讨论二: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为50千克,那他受
到的重力为多少牛?桥头竖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t表示吨),它表示这座桥允许通过最重为多少牛的车。四、课后理学74、试想一下没有重力,世界将会……5、完成下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