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doc,共(3)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3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节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理、过程和类型。2、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日食和
月食的形成原理和类型。教学难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教学方法:探究、讨论配合多媒体。教学准备:每组准备一个大球和每人准备小球一个。自制课件和幻灯片。教师问:就像两个球中有个小球挡住一样是吗?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试过挡着小球看大球呢?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学生答:是。实验指导
:①大球代替太阳,乒乓球当月亮。②用单眼观察乒乓球遮掩大球的现象。③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画在下面的图中,遮挡住的部分用斜线表示。(图见黑板)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模拟实验转化到实际日全食形成过程,将大球、小球、人眼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转化到日、月、地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由学生讨论得出日全食形成的过程-“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展示图片:日全食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将实验记录下的大球被遮掩的过程图与图片中日全食发生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观测的结果与日全食的真实现象是一致的。播放一段fl
ash动画:日食。四、应用巩固1、发生日食时,为什么太阳被地球遮挡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2、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日食?问题引入:月食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月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放映动画:月食产生的过程。讲解并板书:月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
区有时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月食。指出: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古代人认为月食是“天狗吃月”,是这样吗?如果不是这样,你认为是怎样产生的呢?投影:有关月食参
考资料。1、最早的月食记录:我国《诗经•小雅》中所记载的“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是指发生在公元前776年的月食。这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比外国早55年。2、2000~2008年我国可见的月食(表格略)小结提问: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月食与日食有哪些区别呢?你还有
什么疑难问题吗?课堂练习:略。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4、5题2.选做题:(1)作业本:4、5、6题;(2)最近一次月食将发生在哪一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食全过程,并拍下月食过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