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docx,共(1)页,14.1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3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3.4牛顿第一定律(二)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惯性的意义2.知道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都具有惯性。3.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重点难点惯性的意义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准备杯子、小玩偶、电话卡,象
棋,…教学过程[引入]:小实验,玻璃杯上的卡片被弹开后,上面的小玩偶落在杯子中。1、分析: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得到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演示课本图3-56,观察到:小车突然遇到阻碍停止,木块向前倾倒。请同学进行讨论,解释原因,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3、演示图3-57实验,观察到:塑料卡片飞弹出去,卡在硬币掉入水中。解释原因,体会由于惯性而具
有的现象。4、探究:以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汽车中的乘客为例。设疑:(1)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前倒还是向后倒?(2)乘客为什么向后倒?(3)这里的乘客要保持原来什么状态?(4)汽车突然刹车时,站在汽车中的乘客怎样运动?5、教师总结:1)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一切外部因素无关。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2)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指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两种情况。3)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联系和区别:惯性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根
据这个规律,把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定义为惯性,它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有无受力,处于什么状态无关。6、教师演示课本图3-58实验。提问:如何用惯性理论解释上述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
么需要晃动?三、小结。实验非常重要啊!好的实验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今天用的小玩偶和电话卡,都是生活中平常的物品,但经过这样的实验后,学生能记得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