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摩擦力》教案 (7).doc,共(4)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3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3章第6节摩擦力【学情分析】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演示实验,须尽力做好相关的演示实验。尤其是在学生有一定认识基础时,更应注意选取生动的事例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能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让
学生参与实验,尽量让学生动手。【教材分析】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然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能通过想象描述没有摩擦的世界。2.学生能结合实际说明摩擦的利和弊。能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方法。(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加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
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难点: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或减小摩擦问题的解决。【教学准备】两本纸张交叉叠放的书本、实验用小车、长木板、气球提重物实验装置、旱溜冰鞋、气垫演示器、课件。【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兴趣小实验:谁是我们班的大力士?大家推选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宣布规则之后,两人用全力往两边拉两本纸张交叉叠放的书本。引入:为什么两位同学两手用力往两边拉,都拽不开两本书呢?要科学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我们要学习摩擦的有关知识。引入新课:第六节摩擦力(板书)(二)新课学习在课前我
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摩擦都有不少的感性认识。比如,有的同学知道摩擦会产生静电,有的还知道摩擦会产生热量。大家都对与摩擦有关的现象很感兴趣,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么到底什么是摩擦力呢?1.摩擦力(板书)2教师:我们很多同学可能都看到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
面上滑动的现象,也可能有过亲身的体验。比如,上幼儿园时可能坐过滑滑梯,走路时可能不小心踩上西瓜皮摔了个四脚朝天,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吗?演示实验:将实验小车反扣在桌面上推一下,小
车最终会如何?为什么?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学生实验: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拖动。手掌有何感觉?学生感受并讨论。归纳:反扣的小车和手在桌面上滑动时,会受到桌面一种阻碍它们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可见:(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板书)教师:我
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会看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的现象,如篮球在地面上滚动,车轮在地面上滚动,等等。那么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吗?演示实验:将小车正放在桌面上推一下,小车最终又会如何?为什么?学生讨论
,共同归纳:(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板书)学生举例:如胶带在滚动一段路程后会停下、汽车熄火后在运动一段路程后会停下教师:可见,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
力。那么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是否也会产生摩擦力呢?可举例:为什么用两个手指捏住一个杯子的两侧,杯子不会往下掉?想一想,做一做:给你一个气球、一个去底悬有重物的大可乐瓶。不借助其他工具,能用气球把可乐瓶提起来吗?学生讨论,共同归纳: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也会产生摩擦力。(板书)学生:解释两个本子拽不开的原因。(知识应用)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摩擦的例子。教师:生活中摩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摩擦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不能因此说摩擦一定不好呢?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在有些情况下摩擦对人类
来说是有利的,而在有些情况下则是有害的。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板书)教师:如果摩擦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要想办法增大它。那么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呢?1、增大摩擦的方法(板书)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归纳:①增大压力可增大摩擦。(板书)②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板书)教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教师:小提琴演奏家是如何控制琴音音量的?(知识应用)想一想,做一做: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增大压力可以增大
摩擦力吗?3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有多种。如:将直尺用手压在桌面上,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去拉直尺。压力越大,直尺越难抽出。或:先将手掌轻轻地压在桌面上,慢慢拖动;再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拖动。压力越大,手掌越难拖动。)播放:人走路的录像片段。讨论:鞋底为什么有花纹?冬天,
如果要在结冰的路面上安全地行走,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教师:摩擦在有些情况下对我们则是有害的。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呢?2、减小摩擦的方法(板书)学生表演:溜旱冰。教师:有哪位同学不穿旱冰鞋,也能够像刚才的同学那样潇洒滑行?为什么?
如时间有余,可对比演示给一个相同的力时小车在木板上滑动和滚动所经过的路程。学生讨论归纳:①以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力。(板书)投影:给机床加油。为什么要加油?学生讨论归纳:②加润滑油可大大减小摩擦力。(板书)演示实验:气垫的作用。归纳:
③利用气垫可大大减小摩擦力。(板书)播放: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的录像片段。思考题:北京故宫有一块雕龙的大石块质量达30多吨。当时没有大型的起重工具。据说是在冬天先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运送的。用这种方法搬运重物有何好处?学生讨论归纳:④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板书)
(三)课堂小结学生: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最后小结: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也会产生摩擦力。2.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增大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减小摩擦: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利用气垫、减
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四)课堂练习播放:有关自行车的录像片段。思考题1:自行车中哪些部位需要减小摩擦,哪些部位需要增大摩擦?(五)布置作业作文:假如没有摩擦力……【课前调查】班级:姓名:调查日期:41.关于摩擦我知道些什么?2.关于摩擦我还想知道些什么?【调查结
果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有关摩擦的现象及其中的奥秘非常感兴趣,但对其中的一些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有的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还有的认为与速度有关,等等。这说明有必要在讲授新课时,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合理的解释。【教学反思】1.为了
上好这堂公开课,应该说我花了较多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包括资料的查找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验的准备等等。在备课过程中,自然组的各位老师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团队合作的力量。2.通过这堂公开课,我更深地体会到要当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确实不易
。但只要努力付出了,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的。我从收获中品味着成功带来的喜悦,从缺憾中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