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9)

DOC
  • 阅读 3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3.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9)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9).doc,共(4)页,4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2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安文初中王友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

极向上的情感。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思想之一。”本节是一堂比较典型的探究课。整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来推发现光的反射定律。◆教学器材演示用:1平30cm×40cm40cm×60cm学生分组实验用:

每组130cm×30cm×10cm用的长竹针320cm×20cm◆教学过程教学探究过程过程设计意图、学生反馈一、找光的反射点——提出问题教师将一面大小约为30cm×40cm的平面镜用铁架台固定倾斜放置在师:反射。分别请最左、最右、最前、最后排和

中间的同学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大家一起寻找反射光点„„在轻松、愉快、充满学生进入科学情境。不一二、借助模型——提出猜想上的模型表示你的猜想。1学生想象、操作、讨论猜测反射光线的位置。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将几

个有代表性的模型放在讲台上法线学生一时难以用语言描述。这时教师在模型上插一根竹针作“辅助时学生念。学生结合模型很容易说清楚自己的猜想。——“三线”的位置关系和“两角”的大小关系。大家在整个天花板上寻找反射光点——全场师生都调动在喊“在那儿——人全身

心地投入到物理情境之中。猜想能发散学生的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有的放矢。至于学生的猜想是否符合事实没有关系。对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空间关系学生在脑海中有自不知如何描述。有了学生描述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是为了描述现象的需要而引入时雨”学生易于理让学生强记。三、用棉线寻

找反射光——发现规律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设计实验,不限定实验器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巡视时,对于设计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点拔,例如:2激光笔沿着一根棉线照射——这根棉线非常清晰地

显示出入射光线,另,并用小木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用量角器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角度再做几次。实验过程,说出实验结论,关于“两角”的关系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投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结合数据分析总结。最后征询其他幕逐条投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稍停片刻。师:

拿起学生猜想时用的模型,现在你能正确地确定出“反射光线”的位置吗?让一名学生到前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确定出“反射光线”位置的。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量角器,在模型上插上“反射光线”。师:拿起学生插好

的模型赞叹,光的反射对称、和谐、简单——美不美在图2中,1是平面镜,2是编织毛衣用的竹针,表示法线,用铁架台固定竹针与镜面垂直,3是激光笔,4和5是缝衣用棉线。制作时可用铅笔刀小心地在竹针的尖端横划一道刻痕,把棉线牢固地系在竹针刻痕处。这套实

验装置线的位置是学生用而不是直接在光屏生真正经历了在空间寻找反射光线位置的探究过程,对“三线共面”这一难点,体验非常深刻,认识比较透彻。四、互看游戏——认识光路可逆学生做游戏。甲的眼睛。3学生根据实验游戏和画图分析,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认识到,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让学生感悟物理学中的美。注重教学节奏,有张有驰,劳逸结合,生动活泼,兴趣盎然。五、阅读自学——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师:以上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用平面镜作反射面,效果怎么样?教师把本节课引入时所用的平面镜放回到讲桌上,在镜面上搭一张白纸射光点

。师:生:光照到白纸上反射吗?学生立即分成了“两派”,激烈争辩。一派认为:光照到白纸上不发生反射,另一派认为:既然在座的每个人都看到了白纸上的红点,说明有反射光线进入每个人的眼睛。教材中寻找答案。动画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学习方式多样化。科学探究固

然是重要争论、自学阅读、做物理游戏等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渗透STS思想。六、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请每人用一句话总结这节课印象最深的知识、方法或体验。60课堂知识生成,练习加以巩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