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7)

DOC
  • 阅读 2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9.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7)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7).doc,共(3)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1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地球的自转》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共一个课时。内容包括: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和晨昏线。2.作用与地位: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在新课标中,

本节课大大降低了难度。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主要是了解各种地理现象,并能结合事实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再讨论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且要让学生明确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只是地球自转,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

打下基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①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难点:①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②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三、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

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地球仪等具体形象的材料来加深学生的认识,使知识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同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地理知识,学习兴趣很高,教师

可以趁此机会讲授一些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分析学习和归纳能力。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②理解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能借助地球仪等模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培养学生以客观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五、教学设想(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探究法,以发挥学生主动地“学”为中心,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辅以多媒体、地球仪等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二)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实

验等。(三)活动安排:邀请两位同学走上讲台,进行书本108页的地球自转实验。(四)学法指导:主要以发现、验证为主,通过借助模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脑中建立直观模型。六、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由学生熟悉的NBA赛事引出问题:我们这里是阳光明媚的

上午,而节目里却是灯火通明的晚上呢?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问题:生活中为什么会有白天和夜晚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走入本节课的教学环境。2、展示地球的自转标题和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大屏幕展示地球的自转标题和图片,引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证实了地球是在

不停运动的?引导学生从对昼夜的思考回到本节课的基础问题上,同时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出发来学习本节课内容。3、展示地球仪,并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假设。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地球仪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活动探究的气氛,引出接下来的活动。提出学习探究方法:假设法。4、活

动一:模拟实验邀请两位同学帮忙,借助纸板和地球仪,模拟阳光照射到地球,用笔代表人所处的位置,在地球仪上找到三处有代表性的点,让学生分别指出太阳所处的位置。联系实际,分别验证所提出的假设。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完整的演示假设法的探究过程,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5、小结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总结前面知识。设计意图:(1)通过该视频总结以上所学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该视频过渡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6、再一次提出上课前的问题:生活中为什么会有白

天和夜晚呢?让学生在了解地球自转后,再一次思考这一问题,引出下一个活动。7、活动二:模拟实验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

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这一现象。8、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和实验,归纳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小结和补充。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9、知识点总结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从宏观上总体把握

本节课的知识。10、课堂练习展示图片,让学生依据已学知识,读图,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11、课后作业布置七、总结: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呈现图片、视频、模型等,使学生更加科学、直观地,多角

度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因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在教的过程应尽量运用具体的模型或多媒体设备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