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1.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5)页,4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5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四章第八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海宁市狮岭学校祝烨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和对现象的分析与比较,能归纳得出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2、通过阅读材料,学会从材料中寻找信息,通过讨论对物质的性

质进行分类,从而得出物质的性质可以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说出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依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通过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学会对物质分类的学习方法;3、初步学

会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2、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3、通过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科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难点: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验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设置适当情景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硬件:电子白板、投影、电脑软件:ppt、视频、P

S、格式工厂教学设计思路从视频引入生活中有许多变化,分析如何让一张纸片和一瓶酒精产生变化,讨论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列举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设计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通过分组实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及时巩固后,再阅读材料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再通过课堂小练及时巩固。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引入视频:物理、化学版《青花瓷》视频:生活中各种变化。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例如小树长高、太阳东升西落等。我们能否制造出一些变化?二、新课DTHE1:讨论:现有一张纸片和一瓶酒精。你可以让它们

发生哪些变化?(完成任务单1)(1)你可以让它们发生哪些变化?物体可以发生的变化纸片酒精(2)将以上变化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DTHE2:讨论:灯泡点亮的过程中,灯丝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强化:物理变化:没有

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灯泡发光是___________变化。讨论:请举几个物理变化的事例,组内交流。DTHE3: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将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完成任务单2)现象:出现了红褐色氢氧化铁的沉淀。

强化: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教师举例:纸燃烧、酒精燃烧等。思考与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DTHE4:探究铁与铁锈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完成任务单3)a.提出问题:铁与铁锈是否属于同种物质?b.建立假设:假设1:铁与铁锈是同种物质。假设2:铁与铁锈不是同种物质。c.实验方案

:d.实验现象:e.得出结论:铁与铁锈不是同种物质。f.铁生锈是属于____________变化。思考与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联系吗?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展示生活中各种变化,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自己找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教师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实际应

用做准备。这里是物理变化的实际应用,通过教师举例、分析、讨论,组内举例交流,促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实例,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通过现象明显的实验达到强化化学变化概念的目的,联系最初谈到纸和酒精有哪些变化,达到

前后呼应的目的。在经历最初的结合生活体会,到老师提供器材进行实验,再到这里的设计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递进式培养。DTHE5:分组实验:观察蜡烛的燃烧。结论:蜡烛的燃烧是属于_______变化。燃烧过程中蜡烛的熔化是属于_______变化。讨论:说明什么?结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

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例如:水沸腾就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讲述:像蜡烛燃烧、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那样,化学变化中经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DTHE6:讨论:食物霉变时,其颜色会发生变

化。食物的霉变只是物理变化吗?你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什么证据?归纳:不是物理变化。人吃了霉变的食物之后,身体会不舒服,这说明食物霉变后已经生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THE:课堂小练1.下列变化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玻

璃破碎B、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C、醋放在碗里会消失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2.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酒精的挥发酒精燃烧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C、木炭燃烧钢铁生锈D、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DTH

E7:阅读认识铁(完成任务单4)铁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这是因为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每一种物质往往会存在多种性质,铁除了能被磁铁吸引这一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阅读材料来认识一下铁。资料卡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在1535℃

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铁的颜色:__________铁的硬度:___________铁的导电性:____________2.

铁在1535℃时,会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3.材料中还有哪些内容也是铁的性质?4.自主学习书本P161讨论:如果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铁的性质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分类标准通过实验,小组讨论理清物理变化与

化学变化的联系与区别。通过生活中碰到的实例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通过阅读材料和自主学习书本,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直接告知知识的情况。是什么?DTHE:课堂小练判断下列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1)水是一

种无色液体(2)铝板可压制成铝锅(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酒精可以燃烧解答:(1)物理性质(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化学性质三、小结DTHE:课堂小练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C)A.颜色变化B.发光发热C

.新物质生成D.固态变成气态2、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ADE)属于化学性质的有(BC)A.镁带有银白色的光泽B.镁带可以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氧化铜是黑色的固体E.水在100℃时能沸腾3、将下列变化

或性质进行分类A.木材做成各种家具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C.湿衣服变干D.苹果烂了E.氧化镁是白色粉末F.汽油能燃烧G.酒精易挥发解答:物理变化:AC化学变化:D物理性质:BEG化学性质:F及时反馈板书设计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3、两者根本区别: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联系: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物理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质:只在化

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3、两者本质区别:是否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3个讨论、2个实验、1个探究设计、1个材料阅读活动。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能做到及时课堂小练巩固新知识的掌

握。本次课程内容并不完全按照书本流程,但是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较好的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学任务。首先,通过视频引入生活中有许多变化,分析如何让一张纸片和一瓶酒精产生变化,讨论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列举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设计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实

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通过分组实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及时巩固后,再阅读材料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通过课堂小练及时巩固。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发挥他们的主体

地位。通过讨论和实验大部分学生充分领会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但是在实际操练中还是发现部分同学在变化和性质的分类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掌握和巩固。本节课要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设置各种教学环节既要能完成教学任务,更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发

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节课上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上还需有所改进,要学会让学生去指出、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问题所在,而不是教师一手包办。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多方面评价学生,学会赏识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以同伴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