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梅岭三章 教案

DOC
  • 阅读 8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3.0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梅岭三章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梅岭三章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梅岭三章 教案.doc,共(3)页,4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9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梅岭三章1.理解体会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2.品析诗的凝练、含蓄的词句,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一、导入新课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那时

,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

伤病隐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及其精神朗读这三首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教学提示】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1.阅读小序。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这首“

绝命诗”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2.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这三首诗的内容。明确: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3.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表现的思想感情。

明确:第一首:写自己。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第二首: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第三首:望未来。展望未来,表现了作者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

仰牺牲的革命精神。4.三首诗表现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试分析比较。明确:第一首: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第二首: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第三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5.再读课文,说说三首诗有什么表现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此绝境,

诗人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目标导学二:精读诗歌,分析重点词句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明确:“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

;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2.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明确: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

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明确: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理、为中国人

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目标导学三:再读诗歌,体会写作特点请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明确: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

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

上》,后者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三、板书设计时间内容精神梅岭三章第一首:过去回首征程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第二首:现在勉励战友视

死如归的壮烈豪情第三首:将来展望未来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可取之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三首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不足之处《梅岭三章》中显示的为民族解放、

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对此进行拓展延伸。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