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 (2)-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44.569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 (2)-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 (2)-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地球表面的板块》教案 (2)-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5)页,544.56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4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内容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2.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读图

能力,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并能通过练习,总结前一节课所学习的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建立“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的探究活动,建构新板块的知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阅读建立“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的探究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的“常人

化”,任何人都可以探究,但探究之路是曲折的。教学重点从宏观上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地壳变动发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用具课件、纸张若干板书设计1.假说发展: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地球2.六大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板块板板

块碰撞:形成山脉块3.运动形式: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教学过程:一、活动:3min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拼图吗?„„现在你们的面前有一个拼图游戏,你能把打乱的拼图还原吗?生:尝试合拼。完成后师:请你说说它们合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生:相邻的合并起来,拼合得很紧密;二、读图:看地图发现拼合,

(南美、非洲)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他30岁那年,有一天,他意外的从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发现了什么?生: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刚好可以拼在一起。师:然后他就举世闻名了。发现过程是这样的1.提出问题: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很相似,觉得很奇怪,是偶然,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

,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2.建立假设:假如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了,那么大陆可能是会移动的!小结: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但是很多人不相信3.寻找证据:(如果你同意魏格纳的“假设”,请为他寻找足够的证据。)师:现在你们的面前袋子里有一

些图片,你能找出这些图片当中,找出与另一个袋子里的半张纸相合的另一半,试一试?生:尝试合拼。师:依据是什么?生:A.两张合并起来,拼合得很紧密;B.这两张的文字或照片是连续一体的;C.这两张的纸质是一样的;D.这两张的

颜色是一样的。E.-------师:从这个活动得到启发,讲讲大西洋两岸原来是合在一起的证据?生:证据一: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证据二: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欧

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非常对应,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大西洋两岸原来是合在一起魏格纳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三:海底扩张说魏

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许多人感到不解,因为他的学说始终都没有说明致使大陆漂移的力的来源,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兴起和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海底扩张说。

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岩石年龄越老。他们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其中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冷却形成岩石,并把原来对岩石向两边推开。后来人们在这两个假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对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四:

板块构造说师:地球的岩石圈被分成几个板块?分别是什么板块?生: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师:在这些板块中,哪一块的面积几乎全为海洋的板块?生:太平洋板块师:很好,同学们的观察非常细心,那再来观察下,这些板块是被什么分割而成。生:这

些各大板块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师:大陆像浮冰一样,在海洋上“漂移”,那么这些“漂浮”的板块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师:如果两个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师:各大板块交界处因

移动方向不同而分为: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如: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美国西海岸、东南亚、东亚(注意图中不同的界线和箭头方向。)七、活动:两书挤压生: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山脉。师:当在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则形成

巨大的山。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处于消亡边界。师: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

—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处于消亡边界。师:当板块相撞相挤压的地方,常形成山脉。那当板块相对移动发生彼此张裂时,则会形成什么呢?生:裂谷和海洋八、活动:拉拼合板师:当胶纸断裂时,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震动(

说明:板块张裂的结果会产生地震、火山等现象)师: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张裂地区。九、读图:地震火山分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火山和地震的世界分布图,思考: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世界火山分布图世界地震分布图小结:一般说来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师:火山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板块的_____?生: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十、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板块构造学说,用几句话来总结就是:大陆漂移是基础,海底扩张来发展

;板块构造新理论,解释火山地震带;地球表面岩石圈,漂浮软流层上面;地幔分布其下边,地幔对流海底扩;岩石圈分六板块,交界边缘活动带;相撞挤压成山脉,张裂扩展海洋态;不停运动发展中,构成世界总形态。十一、课内练习:1.思考题:据测量,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

高,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2.填空:(1)日本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____和____。(2)喜马拉雅山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产生的,阿尔卑斯山脉是

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十二、课外作业完成作业本.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