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压强》教案-八年级上册科学华师大版.docx,共(3)页,18.4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1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压力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3、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
入的了解。4、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三)情感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
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难点:压强的概念的理解三、教
学过程预设[情景引入]出示图片(幻灯片):图1一根两端垫起的水平木板,图2这木板上坐一个小男孩,木板被压向下凹下去。由对两图片的讨论得出压力的概念。[新课教学]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与压力有关的例子。回忆:力的三要素压力也是力也有三要素。从刚才的两图片中发现压力的
方向和作用点。三幅压力示意图:FFF问题:一说各幅图中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根据示意图说出压力的作用点在哪里,压力的方向呢?(2)第一幅和第三幅图中压力的大小等于砖的重力的大小吗?为什么?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后,
得到如下结论,并由教师板书:压力的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压力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注意区分压力和重力(大小、方向、作用点、施力物体)问题:1、压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物体形变或
运动状态改变)2、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形变为例)探究活动1:用两个食指紧紧压住铅笔或圆珠笔的两端。观察、讨论:哪个手指更疼些,受力后形变大些?这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现象:接触笔尖的手指更疼些形变明显些。归纳、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一定时,受
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活动2:在上述活动中,增大压力或减小压力。观察、讨论:同一手指是压力大时疼些形变明显些还是压力小些形变明显些?现象:同一手指受力面积一样,但压力大时更疼些形变也明显些。归纳、结论:受力面积一定
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小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得到: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相反地,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增大受力面积
或减小压力的办法。讲述并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压强”表示。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写成:p=F/S其中F是压力单位N,S是受力面积单位m2,压强p单位帕斯卡。强调:1、只有当压力单位是牛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时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2、受力面积的确定(
可举例:一本书本放在课桌上,受力面积应该是书本的面积而不是桌面面积,等。)3、1帕的大小(可举例:一张白纸平放在桌上可产生约0.6帕的压强;一本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200-300帕斯卡,一个成年人正常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可达10000帕以
上,等)学生活动:根据书本45页图3.1.6估算自己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一般都超过10000帕)三)课堂小结1、压力、压力的三要素;2、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压强定义、单位、公式及压力和受力面积的确定。四)作业布置1、讨论:增大或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方
法有哪些。2、完成作业本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