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PPT课件3.pptx,共(11)页,717.6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5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P87-88)★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包括、、和计算产率几步,其中四次用到玻璃棒,每次的作用分别是、、、。★2.过滤操作要点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则其可能的原因是,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时,便停止加热。请阅读课本P87-88,完成相应实验探究并思
考如下问题:(P87-88)实验探究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选择实验用品:1.溶解仪器:2.过滤仪器:3.蒸发仪器:4.其他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mL)、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
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粗盐、蒸馏水、火柴(二)【实验步骤】1.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1)溶解(P87-88)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
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称取粗盐/g剩余粗盐/g溶解粗盐/g5.0(2)过滤【提示:一贴、二
低、三靠】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P87-88)(三)【讨论与交流】(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溶解粗盐/g粗
盐/g精盐产率/g1.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使盐溶液浓缩?2.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他们造成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P87-88)(1)造成产率过高的可能原因:量水时仰视量筒;样品过
湿等。(2)造成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3.有的小组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可
能原因有哪些?他们应如何进行下步操作?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应对措施:重新过滤一次。若仍然浑浊,则检查并更换过滤器,重新实验。(P87-88)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率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做成的杯子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解析: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粗盐水过滤时,只能将不溶性固体杂质滤去,而不能将已溶解在水中的溶质NaCl除去。因此过滤后的液体仍为混合物。C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CuSO4中混有NaC
l(AgNO3溶液)B.Cu粉中混有Fe粉(盐酸)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D.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铁粉)解析:A选项中AgNO3+NaCl=AgCl↓+NaNO3,引入了新的杂质。B选项中盐酸只与杂质Fe粉反应,能达到除杂目的。C选项中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也能达到
除杂的目的。D选项中Fe+CuCl2=FeCl2+Cu,也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A选择一种试剂(适量)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填化学式):(1)铜粉(锌粉):;(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3)盐酸(硫酸):;(4)硝酸亚铁(硝酸银):。【解析】本
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及除杂问题。(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而锌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酸反应,故可以加入稀酸或可溶性铜盐,将杂质溶解;(2)利用CO的还原性,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即可;(3)要除掉硫酸根离子应该加入可溶性钡盐,但不能生成新杂质
,只能加入BaCl2;(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银的前面,可以加入Fe把银离子除掉且不增加新的杂质。HCl(或H2SO4,CuSO4等)CuO(合理答案均可)BaCl2Fe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精盐溶解的粗盐×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