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2-九年级下册化学北京版.docx,共(5)页,5.8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97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
的化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二、教学重点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
性强弱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提问:如何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答案:比较而这密度和硬度(物理性质)在空气中加热(化学性质)讲解:前面两种方
法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第三种方法利用的则是金属的化学性质。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除了要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还要掌握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找同学读教学目标展示:镁条和铝片
并把其与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和铝片相比较设疑:是谁给银白色的镁、铝穿上了“外衣”呢?学生:空气讲解: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大屏幕展示四组图片2Mg+O2==2MgO4Al+3O2==2Al2O32Cu+O2==2CuO讲述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铜、铁在常温下反应很慢,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为什么会有上
述区别呢?这主要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比较得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关系,即金属活动性:板书:金属活动性:Mg,Al>Fe,Cu>Au置疑:铝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金属,为什么生活中的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而铁
锅却很容易生锈呢?学生活动:讨论并交流,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之故。思考:能否用钢刷、砂纸等来檫洗铝制品?(大屏幕给出答案)接下来同学们回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锌
粒和稀硫酸),除此之外我们也学过镁和稀盐酸的反应,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之外,还能和盐酸或者稀硫酸发生反应实验探究:课本第10页:《活动与探究》(大屏幕打出实验现象以及反应原理)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通过以上反应及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归纳:1、Mg、Zn、Fe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而Cu不能;2、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Mg反应最剧烈,Zn次之,Fe较弱,Cu不反应;3、以上四
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Mg>Zn>Fe>Cu承接:大家归纳总结得很好!讲解:下面,请大家看一看我们所提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们有什么特点?(从物质的种类和类别的角度分析)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学生:讨论、归纳:(略)小结:大家回答得很好,在化学中,我们把具
有这一特征的化学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同学们回忆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否得出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规律呢?讲述: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规律结合实验来探究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课本第11页:
《活动与探究》(大屏幕打出实验现象以及反应原理)小结:由以上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置换弱”的规律•Al>Cu•Cu>Ag•Cu<Al综合结论:Al>Cu>Ag讲解:人们经过了许多的实验探究活动,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K>C
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