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DOC
  • 阅读 6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060 M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doc,共(13)页,1.06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3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尤其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合作探究”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能初步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能比较准确、完整地对实验现象

进行描述,并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相关结论。(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科素养。2.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

验条件的意识;通过利用对照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索等科学精神,进而培养化学核心素养。2.通过对二氧化碳

性质的理解,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科兴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准备仪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集气瓶、玻璃片、火柴、玻璃棒

、软体塑料瓶、烧杯、漏斗、胶头滴管、软吸管等;药品: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水、阶梯蜡烛、稀醋酸、紫色石蕊试液。五、教学过程2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讲述故事】结合图片讲述“死狗洞”的故事【设问】同学们能找出这个“妖怪”并破解这个迷题吗?【引言】这个迷

题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听故事,思考利用故事和提出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引入新课。结合实验改进与创新,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多媒体展示】投影出本节课的课题与学习目标阅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自主、积极地

参与到学习中来。[实验1]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展示】一瓶二氧化碳【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并说出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认真观察回答:无色无味的气

体笔记: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与思考能力。[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追问】1、密度呢?你怎么知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呢?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多媒体展示】【设问】这个装置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大吗?有什么现象?【板书】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预设答案:2、①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②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燃着的上、下层蜡烛的烧杯中,如果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

蜡烛后熄灭,就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回答:能,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筒一端倾斜。笔记: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通过积极思考,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采用追问的教学

方式,使问题环环相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3]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学生分组完成实验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结合实验改进与创新,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过渡】溶解性也属于物质的物质性质,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分组完成实验3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设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追问】:1.塑料瓶为什么变瘪?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呢?2.你还能设计其他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提供一瓶二氧化碳和50毫升水。【与学生一起演示对比实验】把50毫升水迅速倒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压着玻璃

片摇晃一会儿,倒立集气瓶,玻璃片掉落。3、为什么这位同学的玻璃片不会掉落?难道他的手有魔法?【过渡】其实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实验还有很多【多媒体展示】【追问】:这些实验设计的共同原理是什么呢?【过渡】改变温度与压强,二氧化碳的三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固态二氧

化碳又叫什么呢?【板书】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并记录结论。回答:塑料瓶变瘪预设答案:①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使瓶子变瘪。②易溶于水;能溶于水;即溶

于水又与水反应。学生思考,设计实验学生演示趣味实验:把50毫升水迅速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压着玻璃片摇晃一会儿,倒立集气瓶,玻璃片不会掉落。预设答案: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答案: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从而产生明显的现象。回答:干冰

采用追问的教学方式,使问题环环相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利用实验的拓展,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可以利用气压差的原理设计实验,更本质的认识问题,促进认

识深度的延伸。4结合实验改进与创新,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4]倾倒二氧化碳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追问】: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呢?【过渡】二氧化碳对我们人体来说,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多媒体展示】二

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资料。【设问】:说明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学生分组完成实验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并记录结论。回答: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回答: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回答:CO2不供给呼吸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认识。【讨论问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

构成威胁?【破解迷题】同学们能利用已学知识破解“死狗洞”之迷吗?【联系本地实际】我们阳山有很多漂亮的溶洞,同学们结伴去玩的时候,是用手电筒照明还是火把照明好呢?为什么?【讲述】同学们平时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解决生

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过渡】: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答案:做灯火实验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答案: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且密度比空气大,沉在洞底,小狗比较矮,缺氧导致死亡。学生思考,回答:火把;手电

筒和火把;如果火把熄灭就说明二氧化碳浓度高,不能再前进。联系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更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5结合实验改进与创新,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5]用石蕊检验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溶液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激疑】:此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吗?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演示创新实验。【追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推测CO2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板书】:2、CO2能

与水反应CO2+H2O==H2CO3【过渡】:生成的碳酸有什么特性呢?学生分组完成实验5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溶有CO2的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学生提出猜想:1.水能使石蕊变红。2.CO2能使石蕊变红。3.二

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红。学生依据所给用品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CO2与水反应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了反应。思考、回答:碳酸笔记:书写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体

验、保持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师生共同探究,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

水反应的认识;通过对比实验,渗透定量对比的认知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实验原理,还提升实验评价能力;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紫色石蕊溶有CO2的水瓶中有什么物质呢?6结合实验改进与创新,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6]

探究碳酸的稳定性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追问】: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呢?【板书】:H2CO3=CO2↑+H2O【设问】:在前面的学习中,用什么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学生分组完成实验6观察、记录并汇

报实验现象与结论:溶有CO2的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笔记:书写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实验中得到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认识。[实验7]检验二氧化碳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问】:看到

了什么现象?【追问】: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呢?【板书】:3.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展示】:展示实验久盛澄清石灰的试剂瓶【设问】:为什么盛石灰水的细口瓶内常附有一层白色物质?学生分组完成实验7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笔记:书写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回答: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认识。培养

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理解内化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雪碧”是一种碳酸饮料,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少量的“雪碧”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变蓝色B、变红色C、变无色D、不变色2.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①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

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3.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___CaCO3+2HCl=CaCl2+H2O+CO2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5、判断A、B、C、D分别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6、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得到内

化。8理解内化学以致用7、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B.C.D.8、如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将雪碧汽水充

分煮沸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______.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得到内化。课后作业作业:1、完成练习册P83-84的练习2、设计实验:证明雪碧汽水里的气体是CO2?提出问题你的猜想实验设计现象结论9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CO2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H2CO3=CO2↑+

H2O3.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与科学探究,引发思维碰撞,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开展实验

改进与创新的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学习特点。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的说明问题并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提升了实验的创新和综合能力。若能把CO2能与水反应的创新实验由教师演示改为学生分

组实验就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究能力了。附: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10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

分析设计、对比、归纳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性质的探究。学习难点:二

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法指导: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科学记录实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1:观察实验桌上的一瓶CO2,说出的色、态、味。实验2:你能设计实验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大还是小吗?实验3:往盛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二氧化碳__________思考:你能设计其他实验证明CO2的溶解性吗?总结: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是____色___

__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________,3、溶于水,4、固态CO2称为_____。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4:实验5:(友情提示:盐酸、硫酸、醋酸等都是酸,是一类化合物,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二氧化碳缓缓倒

入放有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倒入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几滴紫色石蕊试

液,振荡,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猜想假设:请说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方案:你能设计实验

验证吗?(小组讨论实验方案)请说出你的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实验6:实验7小结: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____

___,也不_______,不_______。(2)二氧化碳与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与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用于____)实验装置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加热实验(5)的试管中的液体,观察现象。碳酸_______

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试管取约1---2ml澄清石灰水,用直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二氧化碳与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

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学以致用1、“雪碧”是一种碳酸饮料,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少量的“雪碧”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变蓝色B、变红色C、变无色D、不变色2.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___①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

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3.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___CaCO3+2HCl=CaCl2+H2O+C

O2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5、判断A、

B、C、D分别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6、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137、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

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B.C.D.8、如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变红的

物质是______9、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石蕊小花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Ⅰ)喷稀醋酸(Ⅱ)喷水(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现象小花变红结论石蕊是一种指示剂,遇酸(如盐酸、醋酸、碳酸等)变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