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PPT课件1-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ppt,共(23)页,4.57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0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此类试题通过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试题的探究力度及对方法的考查逐
年加重。一般解题思路:(1)通读试题,整体把握试题考查点,防止跑偏;(2)边读题边分析,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分割试题,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联系,抓住试题关键词,完成简单填空,步步为营;(4)若遇到陌生知识,学会进行知识迁移;(5)充分利用对比、推理、模仿等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方法点拨一个或几个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成分的探究(1)成分分析:①一定有的成分:可溶性生成物且不再发生化学反应(不需要证明);②可能有的成分:过量的某一种可溶性反应物(2)检验:用该物质的性质去检验,但所选试剂不能对可能有的成分检验造成干扰考向探究专题突破
(八)┃科学探究题类型1物质成分、组成及含量的探究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续表)举例方法点拨对物质变质后成分的探究(1)猜想变质的情况:未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2)成分检验: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如检验氢氧化钠
的变质程度,根据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检验碳酸钠的生成,但注意所选试剂要避开可能存在的氢氧化钠的干扰;证明变质的程度,则要先用中性溶液(如氯化钙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对失去标签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
探究(1)判断猜想是否合理:根据物质的摆放顺序判断物质的种类(如酸、碱、盐、氧化物)根据破损标签提供的部分信息(如化学式、浓度等),根据药品的特性(颜色、气味)等(2)利用离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续表)举例方法点拨验证物质的组成依据元素守
恒,较常用的有燃烧法、电解法等。首先思考被探究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并验证生成物,再依据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导出被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成分的定量探究测定某混合物中物质的含量、质量或体积等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
究例1[2016·淮安改编]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Z8-1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图Z8-1[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
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③CaCl2+Na2CO3===CaCO3↓+2NaCl。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小红小美小伍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2NaOH+CO2===Na2CO3+H2O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
碱性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反思评价1](1)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
量分数?[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带有刻度)。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加入一
定量的稀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反思评价2](1)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
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偏小AB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解析][反思评价1](1)检验氢氧化钠时,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氢氧根离子,否则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2)向
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碳酸钠再与盐酸反应,所以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的实验现象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2](1)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所以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
2)实验的原理是生成多少二氧化碳,在收集装置中就会得到多少二氧化碳,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不会影响收集二氧化碳的多少;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会产生气压
差,造成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准确;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会影响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举例方法点拨酸的性质探究证明物质是酸(或显酸性)的方法:利用酸的五条化学性质中有典型实验现象的反应[如测定溶液的pH(pH<
7),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入活泼金属(产生气泡),加入碳酸盐(产生气泡)]等来设计实验,但不能从酸根离子的角度来证明有关NaOH化学性质的探究(1)证明NaOH是碱(或显碱性)的方法:加入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加入可溶性盐类(如加入铁盐溶液会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加入铜盐溶液会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法:设计特殊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从生成新物质碳酸钠的角度设计实验证明(如加入足量稀盐酸或加入氯化钙溶液等)类型2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
考向探究(续表)举例方法点拨与CaO、Ca(OH)2、CaCO3性质有关的探究(1)氧化钙:用加水看有无放热来证明(2)氢氧化钙:加适量水溶解后通入CO2气体,或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可以用指示剂的变色或测pH的方法(3)CaCO3:加入稀盐酸,若生成气体再
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Fe、Cu等金属的性质探究(1)Fe的检验方法:用磁铁吸引;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2)Cu的检验方法:看是否有紫红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加热是否变为黑色Fe2O3、CuO等金属氧化物性质的探究(1)Fe2O3的检验方法
:先看颜色状态(红色粉末),再加入稀盐酸(红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黄色)(2)CuO的检验方法:先看颜色状态(黑色粉末),再加入稀盐酸(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蓝色)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例2[2016·资阳]信息:氯气(Cl2)是
黄绿色气体,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且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研究小组对氯水(氯气的水溶液)进行探究。(1)测定氯水的酸性。取少量氯水,向其中滴加________(填序号),一开始应观察到滴加的指示剂
在氯水中显________色。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2)氯水具有漂白性,请你参与“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的探究。[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HCl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B红HClO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水润湿品红试纸,观察___
________猜想1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观察试纸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纸不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论]通过探究,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思考]实验(1)向氯水
中滴加几滴所选指示剂后,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纸不褪色把品红试纸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无色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解析][思考]因为氯水中有HCl和HClO,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作用,故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
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举例条件或影响因素方法点拨铁生锈条件的探究条件:(1)铁;(2)与水接触;(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条件的探究条件:(1)可燃物;(2)温
度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因素:(1)温度;(2)反应物的浓度或纯度;(3)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4)催化剂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是解决此类试题常用的方法。(1)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的思路:①明确探究问题
;②寻找影响因素;③保持其他因素不变;④改变研究因素(2)对比实验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成,在对比中可准确找出不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类型3有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的探究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例3[201
6·重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Z8-2所示的探究实验。图Z8-2(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x=_____,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
察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2Al+3H2SO4===Al2(SO4)3+3H2↑5气泡产生的快慢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
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_______(填序号,下同),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_______
_,做对比实验。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________成立。CB一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解析](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后反应速率无明显变化,则Na+、SO42-对实验没有影响;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综合可知Na+对实验没影响,所以影响反应速率的是Cl-。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探究类型方法点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此类探究题中常会出现陌生金属,作出猜
想前可先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对常见金属排序,再将陌生金属放在最前、中间和最后,然后再设计实验验证即可有关规律类问题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作出猜想:平衡或不平衡(2)设计实验并评价装置优缺点无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稀盐酸(或稀硫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的反应等证明思路:(1)设计特殊装置进行对比实验(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2)借助酸碱指示剂或测定pH(适用于反应前后酸碱性发生改变的反应)(3)验证反应物被消耗或有新物质生成(适用于反应物、生成物发生化学变化时有不同的现象
)(4)测温度(适用于有明显温度改变的反应)类型4其他探究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例4[2016·大连]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Z8-3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
K2处于关闭状态)。图Z8-3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答案]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
读考向探究(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Z8-3所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
验操作及现象。[答案]打开活塞Ⅰ,逐滴滴入稀盐酸,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答案]打开K2,A中液体倒吸进入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专题突破(八)┃科学探究题专题解读考向探究(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
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答案]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静置,溶液仍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