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doc,共(2)页,7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9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变形——实验探究题变形解析【学习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变化中常见的现象,如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以及指示剂的变化情况等。2.通过有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证明无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并总结一般思路。3.逐步提升从文字、图表等载体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
息的能力;4.运用所学知识及化学反应原理解决陌生的化学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实验引入】盐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两两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盐酸+石灰水2石灰水+碳酸钠溶液3盐酸+碳酸
钠溶液活动一:石灰水与盐酸反应实验设计根据药品设计实验方案:酚酞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碳酸钙、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银溶液、pH试纸等下列方法可行吗?实验方案可行否现象结论或有关
化学方程式酚酞试液或pH试纸活泼金属(Zn)金属氧化物(CuO)难溶性碱Cu(OH)2硝酸银溶液【小结反思】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用下表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其
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所用试剂或用品现象和结论A氯化镁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B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铁片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DpH试纸pH=7,则恰好完全反应活动二:实验探究题变化的呈现形式1、文字呈现例题1:现有一包白
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①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另取少量①的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充分反
应后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2、流程图呈现例题2: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金属阳离子沉淀pH数据表)氢氧化物Fe(OH)3Cu(OH)2Mg(OH)2开始沉淀的pH1.54.28.6完
全沉淀的pH3.26.711.13、装置图呈现例题3:粗还原铁粉中含有Fe和少量Fe2O3、Fe3C杂质,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可得到精还原铁粉。现测定粗还原铁粉中Fe2O3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完全)已知
:①Fe3C+2H2高温3Fe+CH4②3CH4+4Fe2O3高温3CO2+6H2O+8Fe粗还原铁粉的质量为10.000g,装置B、D、E分别增重0.540g、0.360g、0.220g,计算样品中Fe2O3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计算过程)。Fe2O3[Mr=16
0]H2O[Mr=18]CO2[Mr=44]C[A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