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1-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4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杨晓红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能结合地图描述和识记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地图的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非洲政区图和地形图总结非洲的位置以及
地形地势特征。进一步掌握运用地图归纳大洲地理概况和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
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我们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思想。教学重点:学生利用地图分析非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教学难点:学生利用地图分析非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读图导学学法指导: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教具:课本相关地图、地图册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出示非洲视频,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出现的自然景观来分析视频中展示的是哪个大洲的景观,导入新课。新授课一、自主学习,非洲的地理概况1.非洲洲名的由来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了解非洲洲名的由来
。2.非洲的地理概况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引导,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概况: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了解非洲的政治地图的演变。二、合作探究,高原为主的地形以导学案合作探究题为主线
,学生分小组完成对非洲的海陆轮廓特征、地形与地势特征和非洲特色地形区的认知。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知识。学生以导学案设计为主线,结合非洲地形图和课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非洲的海陆轮廓特征。2.非洲的地形特征。3.非洲
的地势特征。4.非洲的特色地形区。利用地图、课本学生观察和识记非洲的特色地形区如:1)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2)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3)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4)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三、能力提升完成导学
案中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刚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能检测课堂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四、教师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本课时的知识点。板书设计一、非洲的地理概况二、高原为主的地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