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化学鲁教版.doc,共(6)页,1.78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6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构建框架、巧解推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推断题是中考复习、必考题型之一,它的特点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的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集普遍性、综合性、科学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充分体现
了学生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典型题型。本课题将在学生具备的化学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反应伴随的现象,结合中考推断题加水、加酸、加碱的基本形式,逐渐形成“构建框架,巧解推断”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利用小组、生生等交流方式,达到推断学习的目的,形成
能力与知识的双赢。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物质的色、态、变化,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巧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恒定依据,在物质共性与个性、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或排除某些
物质的存在与否,利用小组、生生等交流方式,达到推断学习的目的,形成能力与知识的双赢。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化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审题、分析、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断题的专题
复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持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2、小组、生生等合作交流、研究、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检测反馈查找问题法。五、教学方法、过程、整合设计:【板书】推断题专题复习【导入】推断题是体现化学反应现象最权威的题目,而我们解决推断
题的突破方法就是将化学反应伴随的现象分析到题目中,充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科学的一推到底的推理方法,就能得到解决推断题的途径、方法。【环节一】化学反应在推断题中的常见问法推断题突破口1、气体:氨气NH3__________味,水溶液显__
__性若固体加入酸产生气体,若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则固体中含_______;若产生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则固体中含______
_;若固体加入碱溶液产生的气体,则固体中含_______,所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加碱溶液产生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2、固体颜色: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色
固体_____、_______;3、沉淀:可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常见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沉淀__________红褐色沉淀_________。遇酸不溶解的沉淀______、____
__、________,遇酸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4、滤液(可溶的酸、碱、盐)成分推测:不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若溶液为蓝色则含_____若溶液为黄色则含_____若溶液为浅绿色则含_____5、离子反应CO32-+____________OH-+_
___________SO42-+_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CO32-+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CO32-+______OH-+____________OH
-+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拓展】碱溶液中加固体,若仍有固体产生,除了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外,较易出现的一组沉淀是:氧化铜、氧化铁。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引导】找“1”:在化学
反应中伴随的明显现象。推断题中以气体、颜色、沉淀为主,现象的依次呈现,被推断物质越来越明确,然后把肯定存在的物质一推到底,认真,规范的写出推断题的答案,中考推断题的目标保5争2,80%的孩子是可以实现的。【环节二】【小试牛刀】某NaCl样品在生产过程
中可能含有残余的MgCl2、CaCl2和Na2SO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微溶性物质视为完全溶解...........)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
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⑴沉淀A是(写化学式)。⑵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写化学式)。B⑶实验证明,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⑷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⑸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CaCl2是否残留在了NaCl样
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指导】小试牛刀的题目是为了引导学生们做推断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学会完成推断题的得分方法、技巧,
力争通过个人的努力,保5争2,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环节三】【一试身手】1、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溶液A,已知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BaCl2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有NH4Cl、MgS
O4、NH4NO3、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
)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种。(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在固体混合物B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
酸根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4)写出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在固体混合物B里,所述四种物质
中,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
和滤液C。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III.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Ⅳ.根
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巾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
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_________。(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
写以下空白:(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巾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
的酸根离子_______。(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
A中可能含有NH4Cl、CuCl2、Na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的反应都怡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在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pH7(填“大于”
“小于”“等于”之一).(2)写出1个步骤④中生成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3)无色溶液F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该溶液中共存在种溶质.(4)固体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上述物质肯定存在的理由是.通过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展示
等环节的设计,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了知识学习的方法,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学习,增强了化学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学习共赢的效果。【环节四】畅谈收获、梳理知识学生总结概括完成推断题的方法、思路、得分技巧,充分利用化学反
应现象,中考推断框图,一推到底,最后带入检验,力争推断少丢分,不丢分。教师总结概括完成推断题的心得、方法、技巧:【环节五】效果评测,巩固提高【环节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