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PPT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8 页
  • 大小 4.358 MB
  • 2022-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3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认识地球》PPT课件2-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共(38)页,4.35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认识地球认识地球(二)认识地球课前检测1、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2、一般地图确定方向是。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赤道周长是地球表面积是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C、月食时,月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认识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

出。2、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重点:1、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赤道、纬线、经线.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地球你能准确描述下列位置吗?•1、教室里你的座位在哪里?•2、

咱们班在校园的哪里?•3、你家在哪里?•4、你能迅速地从地球仪上找出福建在中国的哪里?认识地球一、小组学习小组长组织小组学生利用小组地球仪及课本认识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了解低、中

、高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东经和西经各用什么字母表示?认识地球思考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半圆还是圆?长度是否相等?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最长的纬线是哪条纬线?它是几度纬线?3、北纬用什

么字母作代号?南纬用什么字母作代号?认识地球二、纬线与纬度1、什么纬线圈?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纬线的特征:形状:圆长度: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指示方向:东西方向。认识

地球基多的赤道纪念碑3、认识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认识地球4、纬度(1)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2)纬度的标定: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

0°(写作90°S)认识地球北纬N南纬S纬线的划分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N认识地球1、纬度变化有何特点?2、怎样在地图中确定南北纬?小组探究认识地球0o1

0o10o20o20o30o30o90o90o赤道(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纬线度数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纬度逐渐增大认识地球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100

00100ABA:北纬100(100N)B:南纬100(100S)认识地球思考:写出各点的纬度600500700C00C:南纬600(600S)200300100D00D:北纬200(200N)认识地球纬线定义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圆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东西方向起点度数划分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0o)向北、向南各分为90o认识地球23.5o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0o0o23.5o23

.5o23.5o66.5o66.5o66.5o66.5o90o90o几条重要的纬线认识地球90o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高中低纬度的划

分北极圈66.5o南极圈66.5o南回归线23.5o北回归线23.5o认识地球思考1、经线是圆还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经线指示什么方向?2、本初子午线是几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多少经度

?3、西经180度经线和东经180经线是几条经线?4、东经和西经各用什么字母作代号?5、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哪两条经线?为什么?认识地球三、经线与经度1、什么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2、经线

的特征:半圆;相交于极点;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认识地球3、经度(1)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2)经度的标定: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经和西经最大度数为180°。认识地球(3

)认识本初子午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认识地球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地面上,笔直地从宫

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认识地球0°(4)经度的变化规律30°E60°90°120°150°180°30°W60°90°120°150°180°西经度向西递增←→东经度向东递增认识地球两条相

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相加等于180;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认识地球(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认识地球活动:站在哪里才能做到一脚在东半球,一脚在西半球呢?站在西经200或东经1600的经线上认识地球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大圆圈称为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把地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均等半球。国际上规定,西经200和东经1600组成的经线

圈划分东西半球。人们为什么不用本初子午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认识地球认识地球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10000100ABA:西经100(100W)B:东经100(100E)C:东经500(500E)D:西经1700(1

700W)C50060070000D17001600150000认识地球20°W160°E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0o60o60o120o120o180o180o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15°W17°E34°W150°

E170°E175°W东半球西半球认识地球1、经度变化有何特点?2、怎样在地图中确定东西经?小组探究认识地球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线度数规律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西向东不断增大认识地

球纬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圆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经线起点赤道(0o)度数划分向北、向南各分为90o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互相垂直

的弧线半圆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0o)向东、向西各分为180o(20oW,160oE)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认识地球1.本初子午线是()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南北半

球的分界线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A.南极圈B.北回归线C.南纬90°纬线D.0°纬线3、与16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A、20°WB、20°EC、160°WD、180°认识地球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0°纬线B0°经

线C20°W160°ED180°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纬线B0°经线C20°W160°ED180°6、下列地点符合高纬度、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20ºW,23.5ºNB、120ºW,66.5ºNC、1

5ºW,25ºSD、160ºE,23.5ºS认识地球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15000150ABA:北纬150(150N)B:南纬150(150S)400300500C00C:南纬400(400S)700800600D00D:北纬700(700N)认识地球练习:写出各点的

经度40000400ABA:西经400(400W)B:东经400(400E)C:东经100(100ED:西经1100(1100W)C10020030000D1100100090000认识地球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3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