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4)页,4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气候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既受制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地理要素,有影响着河湖、土壤、植被等的形成和分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好“气候”是关键所在。而作为气候基本要素的气温和降水,它们的分布及
特点,是形成我国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学习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重难点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有限,采取
鼓励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将图上反映的内容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怕学生表达不准确,而要多鼓励,逐步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教学准备多只气温计,用来上课测气温。学生准备准备当天“天气预报”。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
新课,激起兴趣,明确学习内容(1)学生播报两天的天气预报。(2)问:平时听天气预报所关心的天气情况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活动2自学探究气温的概念(1)展示哈尔滨、广州春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原因,简单概括气温概念
。(2)自主学习课本“测定气温”活动,指导学生准确读出气温计上的温度数。(3)投影出四支按照规定时间测定出气温的气温计,强调四个时刻。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据此,推理月平均与年平均气温的方法吗?(4)每个小组发一支气温计,读出此时的气温
。活动3引导学生对等温线进行初步认识(1)同一时间我国北、南方的气温是否相同?(2)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3)等温线的知识活动4分组合作探究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
最大的洲是什么?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区域有哪些?学校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2)北半球、南半球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说出判断依据。(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夏季中午的时候,同时受太阳照射了一上午后,有一盆水和一堆沙,你用
手分别去试试,感觉一样吗?(沙热,水温)等到晚上以后,还是这一盆水和一堆沙,你再去试试,结果会怎么样?(沙已凉,水还是温的)请大家根据在同一地点、同样阳光照射条件下的沙和水,在中午沙的温度比水高,而到晚上水的温度比沙高的变化,推理在同一纬度(同一地点)的陆地(沙)和海洋(水
),在夏季(中午)和冬季(晚上)气温的变化规律。(4)结合世界地形图思考为什么亚洲10℃等温线有大的转折,出现了0℃等温线?(5)结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活动5延伸思考(学以致用):(1)读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第72页,图4—
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观察南、北半球0℃和10℃两条等温线的形状,哪个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些?为什么?(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教材活动p74第三题活动6课堂反馈、简化提升1.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A.亚洲B.大洋洲C.南美洲D.非洲2.世界上最
寒冷的大陆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C.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D.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
学习了气温的概念、测量,以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板书设计:气温气温的测定世界气温的分布1、从赤道向两级气温逐渐降低2、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四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