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世界屋脊》 说课稿-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2)页,16.01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5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世界屋脊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世界屋脊》,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的第一个子目。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
目标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及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之后的探究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为学习农牧业、三江源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巩固
了区域分析的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考虑的八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我预设三维目标如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
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过程与
方法: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特点决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教学难点】高寒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为了讲
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我预设教法、学法如下:二、说教法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采用旅游引入话题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图定位置、自然探秘、模拟雪原之旅”三个环节逐步展开学习,其中运用了读图分析的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讲解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使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任识。三、说学法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1、学会
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学会探究: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四
、说教学程序:本课采用旅游引入话题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图定位置、自然探秘、模拟雪原之旅”三个活动开展合作学习;再用旅游进行总结提升;最后进行检测。首先采用旅游引入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起思考,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紧接着进行合作学习,讲授新课。活动1:
图定位置,通过自主学习圈画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并在图上填写,接着让学生找图例,判地形,说地形区。师生一起描述、总结,让学生学会规范用语和科学区域位置的描述方法。由雪山和冰川自然景观引出海拔高对其它自然要素的影响,过渡到活动2自然
探秘,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两组探究对比拉萨与成都的气温降水特点,归纳气候特征,分析原因;一组揭秘大江大河发源地的原因;一组太阳辐射强的原因。分组汇报,教师及时启发引导。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
乐学的目标。现在大家已经充分了解了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假如一周后咱们就出发,乘坐火车沿陇海-兰新线转青藏线前往拉萨,你还需要做哪些旅游攻略?自然过渡到活动3:模拟高原之旅。学生说携带的物品及理由,谈沿线的景观,教师及时肯定
鼓励。通过模拟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目的,体现了“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理念。再进行课堂总结:采用学生个人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分享。老师以“打油诗——世界屋脊”补充。打油诗“世界屋脊”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串
并联,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落实教学目标。最后课堂检测与布置作业,依据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适量检测题目,当堂限时完成,检测课堂学习效率,并及时查漏补缺。根据八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作业,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另外板书,以板图形式出现
,用地理学科语言,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预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动态的生成过程,依据课堂的发展和变化,我会“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目标。谢
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