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的变迁》课后习题-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32.126 K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2《海陆的变迁》课后习题-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2《海陆的变迁》课后习题-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2《海陆的变迁》课后习题-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docx,共(3)页,132.12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4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_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知能演练提升1.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③地壳发生了变动④人为遗弃海洋生物于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1

.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3.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分布有

巨大的煤田。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南极大陆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温暖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地带,森林茂密,后来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C.南极大陆的煤不是由植物转化而来的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地带漂移了某同学利用

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图,完成第4~5题。4.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A.张裂B.碰撞C.挤压D.消亡5.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地震的发生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D.太平洋不断缩小★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1)日本位于火山地震带上,主要位于和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填字母或数码和名称)

(2)A为火山地震带。(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增高的原因。(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知能演练·提升1.C2.C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之一是板块不断运动,板块的运动形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中美两

国变成陆上邻国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3.B本题考查大陆漂移的影响。南极大陆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说明该地区原来位于较低的纬度,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后来由于慢慢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4~5.4.A5.C第4题,实

验中,海绵类似大陆,在地热作用下向两侧分离,因此这一实验模拟的是板块张裂运动。第5题,板块张裂和板块挤压都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太平洋不断缩小都是板块挤压造成的;红海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而不断扩张。6.答案(1)

B环太平洋①亚欧板块③太平洋板块(2)地中海—喜马拉雅(3)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结果。(4)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解析第(1)题,日本位于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主要位于①亚欧板块与③太平洋板块交

界处,多火山、地震。第(2)题,A为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3)题,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增高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结果。第(4)题,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可以预测地中海会缩小,甚至消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3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