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2《海陆的变迁》PPT课件1-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ppt,共(26)页,5.84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4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2013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海陆的变迁第二节在我们正在学习的历史书中,也有许多用到地图的地方。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这幅图,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吗?这是地理课还是历史课?周初分封形势图天津古海岸天津贝壳堤现实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这样的事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吧!在抱犊寨发现了
海洋生物化石,怎么回事?鹿泉抱犊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和人类活动的遗迹,为什么?赤瓜礁位于我国南海,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赤瓜礁2014年我国在赤瓜礁进行填海作业,修建了大约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小的人工岛。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同学们好,我叫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是一
位德国的科学家。你们听说过我的故事吗?有一次我在病床上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凹凸非常吻合。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学们,你怎么看?当在病床上发现世界地图的奥秘以后,
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研究,你必须勇于探索,不断钻研,才会有所收获。——魏格纳证据一:几个大陆的轮廓基本上可以吻合于是,我开始了艰苦的工作。经过大量的搜集,我找到了一些证据。证据二:南美洲和非洲的古地层构造有相似性证据三: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相同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南美洲非洲证
据四:在多个大陆上发现了古冰川遗迹南美洲非洲大陆轮廓古冰川遗迹古生物分布古地层构造利用这些证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1912年,我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详细的介绍。亚欧北美南美非洲南极南亚澳大利亚阿拉伯1930年11月,魏
格纳在格陵兰岛进行科学考察时遇到暴风雪,不幸遇难。那一天,是他50岁生日……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在任何情况下,我的科研事业都必须继续下去,哪怕是要付出最大的牺牲。这就是我在探险时的信仰。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据报道,近20年来,福建渔民
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上来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右图为福建石狮市博物馆收藏的从海峡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但科考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煤层,请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艾萨克·牛顿(1643——1727)詹
姆斯·瓦特(1736—1819)瓦特蒸汽机善于发现正视事实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科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获得成功,只要做到: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