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水资源》课标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1)页,2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3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水资源》课标分析1、课标一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课通过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和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等,引导学生总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
特点:在时间分配上,主要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空间分布上,地区分布又不均衡,南多北少。利用图表和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引发旱涝灾害,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
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推动学生寻找原因及解决的方法。2、课标二要求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这一条正是对第一条的延续,以说明我国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修建水库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修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相对而言,水库建
设比较普遍,而对于缺水地区,跨流域调水尤为重要。所以,课标将学习的重点设在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对于建立节约、
低碳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