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同步检测-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doc,共(5)页,6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34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选择题1.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寒冷干燥C.终年炎热干燥D.终年温和多雨2.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A.减少工
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B.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C.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D.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B.C.D.4.以下关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B.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人口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就会很大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或零增长,因此没有环境问题D.发展中国家只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就可解决环境问题5.下面有关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
叙述,错误的是()A.东南亚的高架屋--上层通风防潮,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有关B.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能防风御寒,与当地冷湿的气候特点有关C.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于居住,与黄土直立性强和干燥的气候特点有关D.因纽特人的冰屋--有利于保温,与当
地终年寒冷的气候特点有关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中民居建筑特色与其反映的自然环境搭配错误的是()A.西亚厚墙小窗建筑——炎热干燥B.东南亚高脚屋——高温多雨C.内蒙古高原蒙古包——地形复杂崎岖D.北京四合院——地形平坦开阔7.聚落分
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A.沙漠地区B.高原、山区C.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D.热带雨林地区8.山东海草房是山东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曾广泛分布在山东胶东沿海,是当地百姓凿山取石,捞取海草(水温较低的环境造成海草硬度较大,水温较
高的环境造成海草质地疏松),胶东地区适宜建海草房的原因有()①劳动力廉价,建海草房投入成本低②丘陵山地较多,便于取石③山东处于温带,气温低,海水环境利于海草硬度大④沿海风浪大,以石砌墙可加重房屋重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一颗印”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下列相
关描述正确的是①外围高墙小窗,用于防风②重檐屋顶,应对夏季多雨③地狭人稠,楼房节约空间④全年干热,天井便于通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如图示意居住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人,总是带着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这种风
俗与当地的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A.炎热干燥多风沙B.地形崎岖难行C.空气稀薄D.终年湿热二、解答题11.读“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某地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和云南接壤的国家乙是______,图中
湄公河在云南省境内称______;(2)右图是甲地傣族同胞居住的______,反映出当地气候______的特点。(3)云南省西北部的山脉①是______(填名称)。(4)湖泊②有“高原明珠”之称,但其污染严
重,保护该湖泊的措施有______。12.暑假里,延庆区的中学生小刚参加了“行走壮美中轴线,品味魅力北京城”的研学活动,阅读研学手册中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北京旧城格局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其对称轴称为“中轴线”,中轴线北起钟楼、鼓楼,向南经景山、故宫、天安门、正阳
门,直至永定门,沿途经过许多名胜古迹。(1)从延庆来的小刚合理的游览方向是,先到;最后到。中途经过两大世界遗产地分别是和;其中有一处还是被作为北京旅游的标识。(2)读左图,小刚沿中轴线从北向南行走,他在钟鼓楼附近的胡同
中欣赏了北京的特色民居,方正大气,是北京古都风貌的体现,它是下图片中的(选择填空)。(3)小刚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广场上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此季节北京常见的风向为方向;受季风影响,北京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出行前应该
备哪些物品。(4)小刚还看到了人民大会堂和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全国的中心。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一职能在海淀区的体现是(双项选择)。A.高等院校众多B.环境优美C.科学研究院所密集D.交通便利(5)结束了研学之旅,小
刚陷入深深的思考,他看到曲折的胡同里有着传统的建筑、小吃、手工艺„„体现了北京独特的魅力;但也看到胡同区住房拥挤、道路狭窄、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便利。针对北京胡同该拆除还是保护的问题,提出并说明你的观点。13.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1)甲国A处人烟稀少是因为________。乙国B处人烟稀少是因为________。(2)从纬度位置看,两国都被特殊纬线________穿过,两国的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________,其分布原因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A、两国人口稠密区气候都适宜人居B、人口稠密区是
两国开发较早的区域C、两国人口稠密区临海,多良港,交通便利D、两国人口稠密区地形都是平原,适宜人居。参考答案1-10.AADABCCCAA11.缅甸;澜沧江;竹楼;湿热;横断山脉;扩大湿地面积,禁止排放工业污水,少使用洗涤剂,
禁止水源地丢垃圾12.(1)自北向南;钟楼鼓楼;永定门;故宫;颐和园;四合院(2)D(3)东南;高温多雨;雨具、遮阳伞等(4)政治;AC(5)对北京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胡同等,我们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建筑要采用博物馆式
的保存方式,有些建筑可以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有些则可以只保存外观,而对内部进行完全的改造。以上种种途径,都可以使古建筑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被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自身的效用,与现代城市开发建设良好地协调配合13.(1)这里属于原始的热带雨林;这里气候干旱(2)南回归线;东南沿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