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复习训练-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doc,共(7)页,1.42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33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复习训练阶段复习第三章1.(2017龙东)下列语句中表示天气的是(A)A.风和日丽B.四季如春C.终年炎热D.长冬无夏下图是我国某日部分省区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部分省区的天气预报状况为(A)A.北京:霾B.呼和浩
特:东南风C.哈尔滨:中雪D.乌鲁木齐:多云3.一位北京的中学生该日准备外出,应注意(C)A.穿棉衣B.带雨具C.戴口罩D.在树下躲避(2017苏州)读“等高线图”,回答4~5题:4.已知B点的温度为16℃,那么A点的温度约为(D)A.14.8℃B.15.4℃C
.16.6℃D.17.2℃5.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B)A.A地B.B地C.C地D.D地(2017绵阳)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两地中(B)A.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B.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甲、乙两地位于(B)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D.高山地区(2017通辽)读“安第斯山南段及A、B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8~9题:8.图中A地的气候特点是(C)A.冬季高温少雨,夏季凉爽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夏季凉爽、冬季炎热,降水均匀9.导致图中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B)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太阳辐射10.(2017湘潭)影响韩国年降水量比蒙古多的主要原因是(C)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
位置D.地球形状11.(2017无锡)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亚欧大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热带沙漠
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2)赤道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填“南北回归线”或“南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填“低”“中”或“高”)纬度地区。(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填“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
西(填“东”或“西”)岸。(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地图(建议用时: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A.1∶500000B.1
∶150000C.1∶200000D.1∶3500002.小兵同学在电视上听到有关叙利亚战争的报道,他想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最好查找(B)A.世界人口分布图B.世界政区图C.世界地形图D.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图(2017怀化改编)读“湖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B)A.650米B.550米C.450米D.750米4.图中小溪的流向是(D)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
东南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D)A.①B.②C.③D.④6.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C.①地和
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甲山峰的海拔可能是(B)A.368米B.325米C.251米D.554米8.图中右下角阴影区为大片良田,计划开挖沟渠引河水灌溉,使水能自流,①②
③④四条引水线路(虚线)最合理的是(C)A.①B.②C.③D.④(2017枣庄)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下图为某山地形图。读图,回答9~11题:9.他们商定的上山路线是顺着山谷爬
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下列选项与他们的路线最相符的是(B)A.a→b→甲B.c→d→甲C.e→f→甲D.h→g→甲10.他们从甲山穿越到乙山,两山的相对高度是(A)A.17米B.17千米C.200米D.2千米11.他们
在乙山山顶游玩后,先向西北方向,再向北方下山,他们选择的路线是(D)A.乙→b→aB.乙→d→cC.乙→f→eD.乙→g→h下图表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的陆地部分表示(B)A.大陆B.岛屿C.半
岛D.群岛13.图中甲地位于(D)A.山谷B.山脊C.山顶D.鞍部如图是沿78°E的某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c点海拔在(A)A.5000米以上B.2000~5000米之间C.1000~2000米
之间D.1000米以下15.根据图中给出信息,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C.东高西低D.西高东低二、综合题16.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0米。(2)地形部位:A鞍部,B山峰,图中①②③三处不可能
发育河流的是③。(3)C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D点的海拔是400米,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300米。(4)试分析公路从A部位通过的原因。答案:地势平缓,且不需要挖隧道。(5)D处与③处相比,坡度陡的是D处,原因是等高线密集。17
.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处的地形部位是鞍部。(2)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B处;适合漂流的是A处。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658米。(4)结合图2,图1中C、D两山坡更适
合修梯田的是C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