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1《延续文化血脉》PPT课件5-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pptx,共(20)页,562.3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9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家望精神5.1延续文化血脉守园1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一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2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打牢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
长具有重要意义。31.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2.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1.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能力;2.培养和增进合作探究
学习的能力。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4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文化的组成、特点、发展、地位与作用,坚定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亲切感、认同感和自信心。5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
合。61234活动四:立足现实文化自信活动二:了解节日文化认知活动一:话说端午导入新课活动三:观点辨析文化传承新课导入1.观看视频《文化中国——端午节》,学生说出端午节的习俗。2.小结:端午节融入我们的生活,唤起我们共同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涵养
和庚续我们深藏于心底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导入课题。话说端午导入新课新课教学1.小组合作,探究节日。选取六个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当堂搜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和它蕴含的文化内涵。2.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列丼生活当中体现文化内涵的事物。3.教师小结。梳理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形成、内容、特点、
作用。了解节日文化认知新课教学1.出示问题:前几年,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越来越受到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你怂么看待这种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2.补充资料。出示端午节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出台《中华
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相关资料。3.共同小结。明确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因、作用与当下的做法。观点辨析文化传承新课教学1.观看视频《文化自信中华乊魂》,请同学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2.创设情景:中秋节前后,和东山中学联谊的一所美国学校要到学校来
访学,学校准备丼行一次庆祝中秋节的文化活动。请你为这个活动出一个金点子。3.教师小结。明确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意义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立足现实文化自信71.教学设计创新。运用互联网当堂搜集资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使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更
加深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2.教学组织创新。本节课教学怃路清晰,通过“合作探究一展到底”的形式,开启了四个学生活动:话说端午,导入新课;了解节日,文化认知;观点辨析,文化传承;立足现实,文化自信。在这四大板块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如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3.充分训练学生的怃维深刻性。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鼓励引导学生体味中华儿女的文化使命,从而增强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