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3.1《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docx,共(3)页,101.38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5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全面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2、增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意识和能力。3、珍惜公民基本权利,坚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教学难点】对政治
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劳动权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新课,《宪法伴我成长》。刚才听了《宪法伴我成长》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的一生都与宪法相伴,我们在宪法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宪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公民基本权利
》。二、问题导读,自主学习1.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重要性?3.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4.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哪些
内容?它有什么意义?5.什么是受教育权?它有什么重要性?国家有哪些保障措施?三、新知研讨合作学习1.小云家的一天材料:-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小云家刚买了新房,体现他们享有„„-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2.父女对话材料:小云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乡人大代表的选举。小云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问题:小云的爸爸行使了什么权利?行使该权利需要什么条件?又有什么意义?3.国庆见闻材料:10月1日国庆假期,小云和爸爸妈妈来北京旅游。当天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活动。游行的群众有的组成爱心方阵,有的进行腰鼓
表演,小云一家和周围观看的群众一起深深地沉醉在举国欢庆的气氛中!问题:各族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游行在长安街上,表达对祖国母亲生日的喜悦之情,这是行使了什么权利?4.小云的疑惑现在网络直播很火,小云觉得新鲜,于是周末在家她也点开了网络直播。一些主播在视频
中以说唱的方式描述吸毒后的感受。一些主播在视频中脏话连连,面对网友的质疑,他们却反驳:这是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小云的疑惑: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吗?5.实名举报材料:小云发现乡政府擅自“以租代征”的方式,征用村里的农田并转让出卖给用地单位进行非农业建设,这
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此她还收集了相关证据。晚上小云在家上网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问题:如何看待小云的行为?6.发帖后续材料:小云发现乡政府擅自“以租代征”的方式,征用村里的农田并转让出卖给用地单位进行非农业建设,
这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因此她晚上在家上网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谁知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小云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天,期间一些工作人员还用言语对小云进行了人身攻击。问题: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小云
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7.同桌家事材料:小云的同桌小红与爸爸和奶奶同住,全家的经济来源全来自于她爸爸在工地打工。这几天小红心情不好,原来她的爸爸在工地打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腿部骨折,需要住院治疗。为了筹措治疗费,小红的家人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所幸这个社会是温暖的,小红
爸爸所打工的单位没有推卸责任,不但付清了之前几个月的工资报酬,还承担起了部分医院治疗费。街道办了解情况后也把小红家纳入了临时救助对象。问题:材料中涉及到了哪些权利?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这个是涉及公民的什么权利?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教师总结:公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这些权利明确有宪法规定,也就是保障公民的
文化教育权利。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作为我们人权的一部分,宪法都有明确的保护规定。我们要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到底该怎样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采用归类的方式讲解宪法列举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既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如住宅权实际是公民人身自由的延伸,同时,与公民的财产权、休息权、隐私权以及人格尊严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基于
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认知权利。宪法权利有特定的含义,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权利。教学中我选择适合的材料,不把涉及民事、刑事权利的事例当做宪法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