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卷-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docx,共(9)页,113.43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5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很多,其中确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是()A.普通法律B.宪法C.刑法D.民法2.宪法的修改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宪法修改前民众对修改内容关心程度
的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占83%;增设国家监察委员会,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占77%;修改我国百年奋斗目标占64%„„在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下,宪法最终修改结果
与民众的期待内容高度吻合。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①民众关心宪法中我国百年奋斗目标的修改,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修改内容与民众期待高度吻合,说明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修改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原则,说明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
具体问题④民众普遍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说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精神和原则,在民法总则中予以体现和落实
。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青少年应该()A.根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B.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C.依宪行政,树立尊重人权意识D.依照宪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做法符合这一
要求的是()A.班级内部作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B.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C.在国家机构中,人民法院居于主导地位D.地方国家机构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5.2018
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这表明()①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负责②我
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A.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6.2018年3月28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某某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
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例警示我们()①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滥用权力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④只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就能杜绝一切腐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漫
画寓意的是()A.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B.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享有监督权C.必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D.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8.某市政府为奖励纳税大户,宣布该市企业凡是年纳税额超过50万
元者,其法人代表若发生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免于追究责任。这种做法()A.正确,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表现B.正确,做到了程序正当、高效便民C.错误,没有依法行使立法权D.错误,没有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行使权力
9.右面漫画告诉我们()①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任何人都必须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④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
④D.②③④10.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香港《亚洲周刊》发表文章说,本次修宪,为中国未来的关键时刻带来一个稳定的局面,可以清除贪腐的根源,也将确保中国在未来十年内进入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因为()A.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公民具体权利的确认书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打击贪腐的唯一依据11.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D.监察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2.下列对右面图示认识最准确的是()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错误,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
依据C.正确,因为宪法是法律的法律D.错误,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3.加强宪法监督,有助于维护宪法权威与尊严。对此,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有()①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②加强宪法监督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加
强宪法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④各级国家机关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宪法不是冰冷乏味的,细心地读,认真地学,切实地用,任何人都会从中感受体会到她的温暖和情怀!”增强宪法意识()①有利于
加强宪法监督②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珍惜并规范运用宪法赋予的权力④源于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5.某中学的同学们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迎接“国家
宪法日”的到来。通过这一活动()A.可以帮助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B.可以让大家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要求D.帮助同学们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2分)材料一就“谁是国家的根本法”,法律家族展开了激
烈的讨论。刑法:我主管犯罪和刑罚,例如,某人泄露国家机密给外国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是定此罪还是定彼罪?这些统统由我管,因此说,在国家整个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法。民法通则:我主要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
民事权益,这与公民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以我才是国家的根本法。刑法、民法通则听后,心悦诚服,得出了“宪法才是国家的根本法”的正确结论。(1)你认为宪法论证的理由有哪些?(答出三点即可)(6分)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
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决不能违规干预司法。”(2)为什么“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6分)17.(12分)仔细观察右面图示,运
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这幅“法律体系金字塔”图说明了什么?(6分)(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
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为什么?(6分)18.(13分)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出报告。报告提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
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把人权的法治保障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与重要内容。材料二2017年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布《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
有责、有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宪法原则?结合材料二看
材料一,请你说说这两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5分)(2)联系材料二,从“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请你为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方面)(3分)(3)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据此,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加强宪法监督,就能很好地保障宪法实施。”请运用《保障宪法
实施》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5分)19.(18分)2018年12月4日是第5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8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迎接“12·4”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到来,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成小
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1)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这是为什么?(6分)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学们说:“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推进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6分)第三组来到当地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因琐事引发的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法庭开庭的整个流程,接受了一场“零距离”的法治警示教育,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3)旁听这起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给予我们哪些启示?(6分)参考答案1.B2.B3.B4
.D5.A6.D7.C8.D9.B10.B11.B12.B13.D14.C15.A16.(1)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
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等。(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
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17.(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
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2)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②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
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18.(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
、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3)“保障宪法实施需要加强宪法监督”是有道理的。因为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但认为“只要加强宪法监督,就能很好地
保障宪法实施”是片面的。保障宪法实施,还需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一切组织和个人将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确保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公职人员要增强宪法意识;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或公民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等等。19.(1)①宪法是一切
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④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
格依照宪法办事。⑥有利于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等。(2)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宪法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重要规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③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进而实现人权的实质内
容和目标。(3)①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②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③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
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