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1《法不可违》PPT课件5-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ppt,共(28)页,3.30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2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Page1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PPT素材下载:www.1p
pt.com/sucai/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PPT教程:www.1ppt.com/powerpoint/Word
教程:www.1ppt.com/word/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范文下载:www.1ppt.
com/fanwen/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Page2【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3.知道违法无小事,学会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4.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学会分辨是非。Page3新课讲解违法无小事1运用你的经验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
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Page4『提示』(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2)可以,只要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违法无小事
Page5(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范Page
6观看视频:思考薄熙来案二审维持无期徒刑判决说明了什么问题?Page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功劳大小、地位高低,都必须遵守法律,只要触犯法律,必将受法律的制裁。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Page8(二)、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
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Page9探究与分享镜头一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违法行为(三)、违法行为的种类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Page10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行政违法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Page11镜头三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刑事违法行为Page12(三)、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类型违反法律法律制裁举例社会危害性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法承担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欠债不还行政法行政处分和行政惩
罚(警告、罚款、拘留等)扰乱社会治安对社会的危害性小,一般违法行为刑法刑罚故意杀人社会危害性大,犯罪Page1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
同。(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沼。Page14断一断1、乙、丙两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各处以200元罚款。2、乙因逆向
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3、经保修部门检查,乙的手表受损,价值100元。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脱落。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Page15宪法(constitution)是一
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Page16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探究与分享镜头一镜头三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镜头二Page17(1)开玩笑犯法吗?(2)如果人们无意中犯法,可以原谅吗?有一个留学
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当飞机降落时,地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要面对法律的裁决。
如果玩笑触犯到法律底线,造成社会危害,则犯法。不可原谅。故要求知法懂法。探究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Page18(一)、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违法行为Page19相关链接P49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
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例子: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散布谣言、违反交通规则、旅游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等Page20探究与分享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
方收款却只发收一半货物。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Page21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吗?为什么?镜头一:触犯合同法,侵犯合法财产权镜头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镜头三:侵犯公民的知识产
权Page2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由民法规范Page23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Pag
e24『提示』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什么是民事主体关键点拨Page25●总
结梳理整合提高1.你还有什么疑惑?2.知识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法律的规范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分辨是非,知道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
观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25Page26课堂小结Page27巩固训练1、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④违反法律的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
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A拒绝赡养老人B抢劫银行巨款C砸坏公用电话D乱扔果皮BAPage28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犯罪行为?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
元罚款。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5、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