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教材)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章节复习:第2单元《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强化篇)(原卷版).doc,共(9)页,223.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10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单元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强化篇)基础知识讲解一.不等式定理【基础知识】①对任意的a,b,有a>b⇔a﹣b>0;a=b⇒a﹣b=0;a<b⇔a﹣b<0,这三条性质是做差比较法的依据.②如果a>b,那么b<a;如果a<b,那么b>
a.③如果a>b,且b>c,那么a>c;如果a>b,那么a+c>b+c.推论:如果a>b,且c>d,那么a+c>b+d.④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c<0,那么ac<bc.二.不等式大小比较【技巧方法】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
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基本不等式【基础知识】基本不等
式主要应用于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证明不等式.其可表述为:两个正实数的几何平均数小于或等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公式为:≥(a≥0,b≥0),变形为ab≤()2或者a+b≥2.常常用于求最值和值域.四、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基础知识】1、求最值2、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3、基本不等式与恒成立问题4、均值定理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技巧方法】技巧一:凑项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技巧二:凑系数遇到无法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
.技巧三:分离技巧四:换元一般,令t=x+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技巧五:结合函数f(x)=x+的单调性.技巧六:整体代换多次连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技巧七:取平方两
边平方构造出“和为定值”,为利用基本不等式创造条件.总结我们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变形技巧,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五.二次函数的性质【基础知识】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
而言,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次数为二次,且仅有一个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一般表达式为:y=ax2+bx+c(a≠0)【技巧方法】①开口、对称轴、最值与x轴交点个数,当a>0(<0)时,图象开口向上(向下);对称轴x=ab2;最值为:f
(ab2);判别式△=b2﹣4ac,当△=0时,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无交点.②根与系数的关系.若△≥0,且x1、x2为方程y=ax2+bx+c的两根,则有x1+x2=ab,x1•x2=ac;③二次函数其
实也就是抛物线,所以x2=2py的焦点为(0,2p),准线方程为y=2p,含义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④平移:当y=a(x+b)2+c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时,函数变成y=a(x﹣1+b)2+c;六.一元二次不等式【基础知识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或ax2+bx+c<0(a不等于0)其中ax2+bx+c是实数域内的二次三项式.【技巧方法】(1)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实根,那么
ax2+bx+c可写成a(x﹣x1)(x﹣x2)(2)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仅有一个实根,那么ax2+bx+c可写成a(x﹣x1)2.(3)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没有实根,那么ax2+bx+c与x轴没有交点.二.不等式的解法(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偶重根打结),定解.特例:①一元一次不等式ax>b解的讨论;②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解的讨论.(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3)无
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4)指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5)对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6)含绝对值不等式①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去绝对值;②应用数形思想;③应用化归思想等价转化.七.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基础知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其
实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达,即当ax2+bx+c=0(a≠0)有解时,不妨设它的解为x1,x2,那么这个方程可以写成ax2﹣a(x1+x2)x+ax1•x2=0.即x2﹣(x1+x2)x+x1•x2=0.它表示根与系数有如下关系:x1+x2=﹣ab,x1•x2=ac.习题演练一.选择题(共12小
题)1.关于x的不等式22280(0)xaxaa的解集为12(,)xx,且:2115xx,则a=()A.52B.72C.154D.1522.已知a,b为非零实数,且ab,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22abB.1b
aC.lg0abD.1122ab3.若0ab,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11abbaB.11bbaaC.11abbaD.22abaabb4.两个正实数a,b满足3a,12,b成等差数列
,则不等式2134mmab恒成立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4,3B.2,6C.6,2D.3,45.设0a,0b,21ab,则21ab的最小值为()A.22B.3C.4D.96.已知01x,则1221xx
的最小值为().A.9B.92C.5D.527.若0x,0y,21xy,则2xyxy的最大值为()A.14B.15C.19D.1128.已知正实数,ab满足1ab,则222124abab的最
小值为()A.10B.11C.13D.219.关于x的不等式210xaxa的解集中恰有两个整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13,4B.2,13,4C.2,13,4D.2,13,410.
已知0<b<1+a,若关于x的不等式(x-b)2>(ax)2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3个,则()A.-1<a<0B.0<a<1C.1<a<3D.3<a<611.若存在正实数y,使得154xyyxxy,则实数x的最大值为()A.
15B.54C.1D.412.若a、b、c均大于0,且26abc,则aabcbc的最大值为()A.34B.3C.32D.2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已知正数ab,满足:1910abab,则a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14对于实数x,y,若,,则的最大值
为.15.设a,b,c是三个正实数,且2bcabca,则393abc的最大值为______.16.已知正实数a,b满足21ab,则222122abab的最小值是______.17.设,0,5abab,则1++3
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18.已知实数x,y满足0x,0y,且1353yxxy,则3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析题(共6小题)19.已知()|3|fxax,不等式()6fx„的解集是{|13}xx剟.(1)求
a的值;(2)若()()3fxfxk存在实数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0.已知,xyR,且1xy.(1)求证:22334xy;(2)当0xy时,不等式11|2||1|aaxy恒成立,求a的取
值范围.21.已知函数f(x)=|2x﹣1|+2|x+1|.(1)求不等式f(x)≤5的解集;(2)若存在实数x0,使得f(x0)≤5+m﹣m2成立的m的最大值为M,且实数a,b满足a3+b3=M,证明:0<a+b≤2.22.设函数2()(2)3(0)fxaxbxa
,(1)若不等式0fx的解集为1,3,求2ab的值;(2)若(1)4,1fb,求11aab的最小值.(3)若3,ba求不等式42fxx的解集.23.已知函数.(1)若,解不等式;(2)若对于,函数值恒成
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4.已知函数24fxxmx.(1)求函数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maxy;(2)当1,2x时,0y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