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66.500 KB
  • 2022-11-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课《中学序曲》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共(7)页,16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6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一课第一框《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科书相关内容】《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具体

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中学时代》的第一框内容,这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正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本节带领学生走进学习新天地,建立学习新概念,拓展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激发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学会学习。【学情分析】告别小学,跨进中学的大门,学生步入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开启生命成长的又一段旅程,站在成长的节点上,学生思虑很多。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

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而我校大部分学生住宿,一方面,他们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惴惴不安。这一课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角色转换。二、目标【教学目标】(暂时依据2012版广州学标,依据框题内容,适度

择取。)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2)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3)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2、能力目标(1)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2)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23、知识目标(1)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2)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梳理提纲-→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教学重点

】新的起点。【教学难点】新的起点【教学策略】情景导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视频《新塘二中》短片、歌曲《中学时代》。【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三、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达成目标教师活

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引入课题)播放〈新塘二中〉视频。让学生讲出跨进中学大门后的真实感受。引出课题:中学序曲。学生观看〈新塘二中〉视频,学生讲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发挥视、听觉获取知识的渠道作用,给

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听课效率。3检查预习一、新的起点活动1:课件展示---“探究与分享”。教师展示学习提纲,请组长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必要时教师作指导。(1)中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2)你对中学生活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课前自主阅读教材

相关部分内容,思考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小组长检查,学生整课堂笔记。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自信与快乐目标1(1)(2)讲授新课一、新的起点活动2:课件展示---“探究与分享”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讨论结果。问题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问题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教师概括:九月,是新学期的开始;中学生活,是人生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是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过程。它意味着新的机会、新

的可能、新的乐趣、新的规则和要求,当然,也会是新的挑战。【来源归纳:学生:变化多了,如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了、内容更丰富了;也有了很多新的同学和朋友等。2通过此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新的起点: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新阶段、新目标、新挑

战等特点目标2(1)4活动3:课件展示---阅读感悟思考并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分小组展开探究,由各小组代表将各自感悟进行整理,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

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特殊时期。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刚刚进入中学的我们,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节奏与特点,争取在短暂的中学生活中实现自我的突破。很多成功人士的中学时光都是十分

珍贵并且让人记忆深刻的。我们也应该从现在开始,珍惜美好时光。活动:你可以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者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与思考,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师生集体归纳:1.材料中主要体现了钱学森对中学生活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2.中学时代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考,梳理交流,分享目标3(1)二、成长的礼物二、成长的礼物学生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中学阶段的变化,着重于精神、思想目标35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

礼物。这些礼物不仅仅是外在一些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与思想的种活动:我挑选的礼物(教材P5)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

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中学生活有期待更有挑战,做更好的自己,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呢?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更好的我”的生命冲动。那就努力吧,梦想一定能实现!种提升。自己选择的“礼物”,分享自己的期待与目标认真思考填写表格的完善与成熟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并积极思考如何缩小差距,努力实现目标目标26课堂小结“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歌曲播放《中学时代》感悟升华。总结本课所学,升华课堂。目标12板书设计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

一、中学序曲1、中学是人生新的起点2、生命馈赠的成长的礼物板书可在本课内容完成后,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本课所学时绘制完成,注意提炼主要观点目标2、3、精题特训能力提升1.中学生活是我们学习生涯的新起点,更是我们追求梦想的新起点。对于这一新起点,你

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新的可能②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目标和要求③开始中学生活,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学习老师、父母、学长的经验④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体现在()①开始深人探寻生命的奥秘②开始主动学习③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人④开始自觉磨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中学生活提供给我们多种发展自我的机会,其中不包括()A、在新的课程学习中探索新的

知识领域B、在完成大量的作业中提高学习的效率C、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发展兴趣特长D、在新的集体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4、2015年《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哈林老自主完成选择题;巩固知识,强化训练。学生写寄语,感悟升华。结合实

际生活,巩固知识、情感体验。让学生给自己写寄语,深化主题,升华学生对自己的期待。目标2、3、7师送给他的学员们一双鞋子,寓意“千里足行,始于足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没有行动的梦想、目标和计划只能是空中楼阁②穿着一双鞋子走一千里,增长见识③梦想和目标的实现必须

落实在行动中④要实现梦想,必须从脚下开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对于这样的任务,正确的态度是()A、家长要求我学我就学B、老师要求我学我才学C、看到同学们都在学我也得学D、学习就是我们

成长的过程,需要自觉、主动去对待课后作业1、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2、与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使课堂延续到生活,延续到社会中,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确定今后成长

的努力方向目标2、3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