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案7-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docx,共(4)页,14.01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6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
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战场。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
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不知道把孝敬父母落实到实处。,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父母对他们好是应该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
母的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因为太熟悉,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
康成长的必修课。【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重点难点】重
点:家的内涵。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自学互研生
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
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
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
的认识。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知识模块二中国人的“家”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思考
: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探究五: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3)在今后
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答案提示: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
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A.教育功能B.抚育和赡养功能C.人口生产功能D.消费功能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B)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D)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
小主人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C)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百善孝为先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不学礼无以立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答案提示:(1
)略。(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3)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
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