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Excel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件.pptx,共(322)页,7.793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析“自动售货机”现状2022/11/122➢国内某零售企业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自动售货机”投放和运营,经营的商品以食品饮料为主。公司投放运营区域覆盖山东省的高新区、罗庄区和兰山区等区域,广泛
应用在企事业单位、商场、医院和旅游景点等各类场所。➢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自动售货机”业务出现高度同质化[1]、成本上升、毛利下降等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某零售企业在各个区域增加了售货机
的数量,以此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竞争力。如何了解“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情况,畅销的商品又有哪些,什么价格的商品最受欢迎,各个区域的销售情况怎么样,库存的商品结构是否合理,用户有哪些特点等等,成为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某企业“自动售货机”经营困惑3字段名称含义字段名称含义区域售货机投放区域
商品类别商品所属类别售货机ID售货机唯一标识商品ID商品唯一标识购买日期客户消费日期商品名称商品的名称客户ID客户唯一标识购买数量单次购买的数量支付方式客户付款方式成本价商品的进货成本消费金额单笔消费金额销售单价商品的销售价格某企业“自动售货机”经营困惑◼某零售企业一直采用一个数据库
[2]系统来实现全过程的统一运营管理,数据库系统中包含了人力资源、商品库存[3]和商品销售数据等业务数据。其中,商品销售数据的字段说明如下1表所示,商品库存数据的字段说明如下2表所示。字段名称含义字段名称含义日期库存状态所属的日期库存数量某商品的
库存数量商品名称商品的名称成本价商品的进货成本商品类别商品所属类别销售单价商品的销售价格4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困惑分析企业的需求确定以下分析内容。➢(1)分析商品的整体销售情况。➢(2)分析各区域的销售情况。
➢(3)分析商品库存。➢(4)分析用户行为。➢(5)预测商品的销售量。➢(6)撰写“自动售货机”周报。某企业“自动售货机”经营困惑5➢数据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从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自动售货机”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掌握“自动售货机”的销
售和商品库存等情况,了解商品需求量和用户偏好,为用户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自动售货机”的分析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自动售货机”数据分析流程6步骤说明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业务、生产和财务等部门的需要,结合现有的数据情况,确定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数据获取数据
获取是指根据分析的目的,提取、收集数据,是数据分析工作的基础。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借助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去除重复值、分类汇总、计数等操作,将数据转换为适用于分析的形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与可视化主要是指通过对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量、销售目标达成率、存销比、客单
价和复购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并借助图表等可视化的方式来直观地展现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得更加清晰、具体,易于观察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是以特定的形式把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便于需求者了解“自动售货机”数据分析流程◼自动售货机”的分
析步骤和说明如下表所示。7➢为了掌握本周售货机的运营情况,从企业的数据库系统中抽取并处理了两份数据,分别是本周的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本书将主要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并撰写“自动售货机”周报。“自动售货机”数据分析流程分析商品的整体销售情况2022/11/12
101商品毛利率分析目录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分析2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分析3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11环比是以某一期的数据和上期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趋势百分比,以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对于成长性较强或业务受季节影响较小的公司,其收入
或销售费用的数据常常使用环比指标进行分析。环比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本小节使用日环比计算本周每天销售额的环比,若代表本期销售数量,代表上期销售数量,代表该商品的环比增长率[6],则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公式如(式2-1)所示。
(式2-1)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本周商品日销售额的环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100%−=ABCB12➢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如左
下图所示,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13➢单击左下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销售额的
环比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4➢将“购买日期”拖曳至【行】区域,“消费金额”拖曳至【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由右上图可知,2018年9月24日至2018年9月30日的消费金额分别为2360.3元、
2491.1元、2618.7元、3510.3元、3790.6元、4081.1元、3728.1元。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3.添加“购买日期”和“消费金额”字段15➢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销售额环比”,将左下图所示的单元格区域A1:B8复制到单元格A1的
位置,字段名分别更改为“日期”和“销售额”,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4.创建【销售额环比】工作表16➢在图26所示的单元格C1的位置添加“销售额环比”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5.添加“销售额环比”辅助字段17
➢右键单击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C2:C8,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计算商品销售额的环比6.设置单元格格式18➢在单元格C3中
输入“=(B3-B2)/B2”,按Enter按键即可计算2018年9月25日的销售额环比,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F3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F3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对应日期的销售额环比值,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销售额
的环比7.计算销售额环比19基于下图得到的数据,绘制本周商品的日销售额环比值的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20➢选择上一页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1:C8,如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
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1.选择数据21➢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可查看所有图表,如右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22➢切换至上一页图所示的【所有图表】选项
卡,单击【组合】命令,默认选择【簇状柱形图-折线图】,在【为您的数据系列选择图表类型和轴】列表下将“销售额环比”设为次【坐标轴】,如右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3.选择组合图23绘制簇
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组合图,如下图所示。绘制组合图24修改上一页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销售金额和环比值的组合图”,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
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5.修改图表元素25➢(2)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右上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由右下图可知,本周2018年9月27日的销售金额增长最快,而2018年9月30日的
销售金额环比下降了8.65%。本周的销售金额先上升到达一定的峰值后,又开始出现下降的局势。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环比5.修改图表元素261商品毛利率分析分析目录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分析2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分析3商品单价区
间的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27在现实生活中毛利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实际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获利能力,同时也能够体现一家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空间和变化趋势,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占比,其中毛利是商品单价和与商品对应的成本之
间的差额,计算公式如(式2-2)所示。(式2-2)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本周商品的毛利率,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商品毛利率=100%−销售金额成本金额毛利率销售金额28➢在【本周销售数据】表的单元格N1的位置添
加“成本金额”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1.添加“成本金额”辅助字段29➢在单元格N2中输入“=J2*K2”,按Enter键即可计算该笔订单的成本金额;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N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N2下方的单元格会
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所有订单的成本金额,如右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2.计算本周商品的成本金额30➢选中上一页图所示的表内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
】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3.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31➢将“购买日期”拖曳至【行】区域,“成本金额”拖曳至【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4.添加“购
买日期”和“成本金额”字段32➢在上一页图中将“消费金额”拖曳至【值】区域,并将“成本金额”拖曳出【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5.计算消费金额33➢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毛利率”,将左上图图中的“日期”与“成本金额”和左下图中的“求和项:消费
金额”复制到【毛利率】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日期”“成本金额”和“销售金额”,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6.创建【毛利率】工作表34➢在左下图的单元格D1的位置添加“毛利率”辅助字段,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7.添加“毛利率”
辅助字段35➢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D2:D8,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计算商品毛利率8.设置单元格格式36➢在单元格D2中输入“=
(C2-B2)/C2”,按Enter键即可计算2018年9月24日毛利率的值,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D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D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对应日期的毛利率,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毛利率9.计算毛利率37基于下图得到的数
据绘制毛利率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38➢选择上一页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1:A8和单元格区域D1:D8,如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1.选择数据39➢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查看所有图表
,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40➢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选择【折线图】命令,如右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3.选择折线图41➢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折线图,
如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4.绘制折线图42修改上一页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修改图表标题。单击【毛利率】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每天商品的毛利率”,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
5.修改图表元素43➢(2)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图所示➢由右下图可知,本周毛利率值在27.00%到29.50%之间,折线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绘
制折线图分析商品毛利率5.修改图表元素441商品毛利率分析目录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分析2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分析3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45商品的销售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促销出去的产品数量,是大多数企业在商品销售分析时常选的
分析指标之一。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本周各类商品的销售量,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各类别商品的销售量46➢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
【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各类别商品的销售量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47➢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各类别商品的销售量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48➢将“商品类别”拖
曳至【行】区域、“购买数量”拖曳至【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类别商品的销售量3.添加“商品类别”和“购买数量”字段49➢单击左下图所示的【行标签】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其他排序选项】命令,弹出【
排序】选项卡,选择【降序排序】,并选择排序依据为【求和项:购买数量】,如下中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类别商品的销售量4.购买数量排序50基于下图得到的数据绘制本周各类商品销售数量的柱形图,具
体步骤如下。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51➢单击左下图所示的数据区域里的任一单元格,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1.选择数据52➢选择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2:B13,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图】命令,如中下图所示。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选
择【柱形图】,默认选择【簇状柱形图】,单击【确定】按钮,绘制柱形图,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2.绘制柱形图53修改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3.修改图表元素54➢(1)设置坐标轴
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左下图所示;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最大值】设置为3500.0,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3.修改图表元素55➢(2)删除图例。右键单击图例,在弹出的快捷菜单
中选择【删除】命令,如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3.修改图表元素56➢(3)修改图表标题。单击【汇总】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各类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
3.修改图表元素57➢(4)添加数据标签。签右键单击柱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3.修改图表元素58➢(4)添加数据标签。签右键单击柱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
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由右下图可知,本周饮料类商品销售数量最多,其次分别为膨化食品、方便速食、牛奶、饼干、其他、蛋糕糕点、咖啡、即食便当、即食熟肉、调味品、糖果甜食。绘制柱形图分析商品销量排行榜3.修改
图表元素591商品毛利率分析分析方法与过程目录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分析2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分析3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60➢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消费时常有一个普遍的心理,价格太低不想买,害怕质
量不好或拉低身份,价格太高又不想买,超出自己的支出预算,所以消费者对于某类商品总有一个心理价格下边界和一个上边界,故称它为消费者心理单价区间。➢根据专家的经验,本小节的商品单价区间可划分为5个单价区间,其分别为:(0,5]、(5,10]、(10,1
5]、(15,20]、(20,30]。在【销售数据】工作簿的【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本周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具体的步骤如下。计算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61➢在【本周销售数据】表的单元格N1、单元格O1
和单元格P1分别添加“下边界”“上边界”和“销售数量”3个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1.添加“下边界”“上边界”和“销售数量”辅助字段62➢在上一页图中的“下边界”字段分别输入“>0”“>5”“>10
”“>15”“>20”;“上边界”分别输入“<=5”“<=10”“<=15”“<=20”“<=30”,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2.设置单价区间条件63➢在中的O2单元格中输入“=SUMIFS($I$1:$I$4134,$K$1:$K$4134,N2,$K$1:$K
$4134,O2)”,按Enter键完成计算各类商品的单价在(0,5]之间的销售数量,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O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O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
并计算各单价区间的销售数量,如下图所示。计算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3.计算各单价区间的销售数量64基于下图得到的数据,绘制本周商品单价区间销售量的条形图,具体步骤如下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65➢
选择上一页图的单元格M1:O6区域,在【开始】选项卡的【编辑】命令组中,单击【排序和筛选】命令,并选择【自定义排序】,如左下图所示。弹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选择【销售数量】,默认选择升序,
如中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1.数据排序66➢选择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M1:O6,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
对话框,可查看所有图表,如右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67➢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选择【条形图】命令,如右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3.选择条形图
68➢单击【确定】按钮,绘制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4.绘制簇状条形图69修改左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坐标轴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
置坐标轴格式】,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最大值】设置为3800.0,如右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5.修改图表元素70➢(2)修改图表标题。单击【销售数量】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单价
区间销售量排行榜”,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5.修改图表元素71➢(3)添加数据标签。签右键单击条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商
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5.修改图表元素72➢由下图可知,商品的单价区间在(0,5]之间销售的数量最多,其次分别是单价区间(5,10]、(10,15]、(15,20]、(20,30]。可见该区域的用户在使用售货机购买商品时多数的用户更容易接
受商品的单价区间在(0,5]之间,其次是(5,10]、(10,15]等等,这一消费现象也符合人们的日常消费观念。绘制条形图分析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5.修改图表元素731商品毛利率分析目录商品销售额的环比分析2商品销售
量排行榜分析3商品单价区间的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74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饮料类各类商品的销售量,具体的步骤如下。(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
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1.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75(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
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76(3)添加“商品类别”“商品名称”和“购买数量”字段。➢将“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拖曳至【行】区域,“购买数量”拖曳至【值】区域,如右1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2图所示。技能拓展1.
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77(4)筛选饮料类的商品➢单击左下图中【行标签】的倒三角符号,弹出【选择字段】对话框并在【搜索】框内输入“饮料”,如中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筛选饮料类的商品,如右下
图所示。技能拓展1.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78(5)购买数量排序➢单击左下图中【行标签】右侧的按钮,弹出【选择字段】对话框,选择【其他排序选项】命令,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1.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79(5)购买数量排序➢弹出【排序(商品类别
)】对话框,选择【降序排序】,并选择排序依据为【求和项:购买数量】,如右1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设置效果如右2图所示。技能拓展1.饮料类具体商品名称的销售量80基于右1图得到的数据,对饮料类各商品销量进行绘制柱形图,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数据➢单击上一页右图中数据区域的任一单元
格,如右2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1(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查看所有图表,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2(3)绘
制簇状柱形图➢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簇状柱形图,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3(4)修改图表元素修改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
榜84(4)修改图表元素➢a.设置坐标轴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下一页左图所示;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最大值】设置为450.0,如下
一页右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5(4)修改图表元素➢b.删除图例。右键单击图例,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6(4)修改图表元素➢c.修改图表标
题。单击【汇总】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饮料类各商品销售量排行榜”,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7(4)修改图表元素➢d.添加数据标签。签右键单击柱形,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
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88(4)修改图表元素➢由下图可知,在饮料类的商品中“名仁苏打水”的销售量最多为443瓶,“脉动”的销售量为325瓶,“美汁源果粒橙(450ml/瓶)”的销售量为3
12瓶等。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饮料类各商品销量排行榜分析区域销售情况911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分析目录各区域销售额对比分析2各区域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相关分析3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92区域销售额是指各个区域的所有订单消
费金额的总和,是衡量各个区域销售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若S代表某区域的销售额,i代表某区域销售订单总数中的第i笔订单,Ai代表某区域第i笔订单的消费金额,n代表某区域销售的订单总数,则各区域销售额的计算公式如(式3-1)所示。(式3-1)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各区域销售
额的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各区域销售额1=nii=SA93➢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如左下图所示,在单元格N1和O1的位置分别添加“区域”和“销售额”辅助字段,并将“河东区”“兰山区”“罗庄区”3个区域名称填入
表中,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销售额1.添加“区域”和“销售额”辅助字段94➢在单元格O2中输入“=SUMIF($A2:$A4134,N2,$L2:$L4134)”,按Enter键即可计算河东区的销售额,如左下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O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
击左键,单元格O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各区域销售额,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销售额2.计算各区域销售额95➢在左下图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N2:O4,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1.选择数据96➢
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97➢切换至下图所示的【所有图表】选项卡,选择【条形图】命令,如右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3.选择条形图98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条形图,如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4.绘制条形图99➢在【开始】选项卡的【编辑】命令组中,单击【排序和筛选】命令,选择【筛选】,如左下图所示,数据进入可筛选状态,单击【销售额
】字段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升序】命令,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5.排序100➢单击图表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各区域销售额”,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3个区域中兰山区的销
售额最高,其次为罗庄区,河东区的销售额最小。绘制条形图分析各区域销售额6.修改图表元素1011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分析目录各区域销售额对比分析2各区域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相关分析3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102销售目标的达成率是指实际的销售额与制定
的目标销售额的比率。销售目标的达成率的比率越高,表示经营绩效越高;达成率越低,表示经营绩效越低。销售目标达成率的计算公式如(式3-2)所示。(式3-2)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的具
体步骤如下。计算销售目标达成率=100%实际销售额销售目标达成率目标销售额103➢基于“计算各区域销售额”小节计算得到的数据,在单元格P1和Q1的位置分别添加“目标销售额”和“达成率”辅助字段,并将目标销售额数据填入表中,如下图所示。计算销售目标达成
率1.添加“目标销售额”和“达成率”辅助字段104➢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Q2:Q4,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
按钮。计算销售目标达成率2.设置单元格格式105➢在单元格Q2中输入“=O2/P2”,按Enter键即可计算河东区的销售目标达成率,如左下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Q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
格Q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各区域的销售目标达成率,如右下图所示。计算销售目标达成率3.计算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的比值106➢在单元格Q2中输入“=O2/P2”,按Enter键即可计算河东区的销售目标达成率,如左
下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Q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Q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各区域的销售目标达成率,如右下图所示。计算销售目标达成率3.计算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的比
值107➢在左图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N1:O4和Q1:Q4,如右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1.选择数据108➢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组合】命令,默认选择【簇状柱形图-折线图
】,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组合图,如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2.绘制组合图109修改左下图中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坐标轴。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命令,在弹出的【设置数据序列格式】窗格中,单击选择【序列
选项】栏中的【次坐标轴】,如右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3.修改图表元素110➢(2)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3.修改图表元素111➢(3)修
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出,3个区域中只有兰山区完成了目标销售额,经营绩效最高;其次是罗庄区,几乎完成了销售目标;而河东区仅完成了87.57%,经营绩
效最低。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3.修改图表元素1121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分析目录各区域销售额对比分析2各区域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相关分析3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113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相关性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如
人的身高和体重。而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3]程度的量,一般用字母r表示,n代表变量x或变量y的数据个数,xi代表变量中的第个数据,代表变量x的平均值[4],yi代表变量中的第i个数据,代表变量y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式3-3)
所示。(式3-3)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的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111niii=nn22iii=i=x-xy-yr=x-xy-y114➢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
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图右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115➢单击右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
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16➢将“区域”和“售货机ID”拖拽至【行】区域,如右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3.添加“区域”和“售货机ID”字段117不显示左下图所示的数据中的分类汇总[5],具体步骤如
下。➢(1)在【设计】选项卡的【布局】命令组中,单击【分类汇总】命令,选择【不显示分类汇总】,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4.不显示分类汇总118➢(2)在【设计】选项卡的【布局】命令组中,单击【总计】命令,选择【对行和列禁用】,如左下图所示,
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4.不显示分类汇总119将右图所示的数据转化为表格形式,具体步骤如下。➢(1)单击【报表布局】命令,选择【以表格形式显示】,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5.将透视表转化为表格120➢(2)单击【报
表布局】命令,选择【重复所有项目标签】,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5.将透视表转化为表格121➢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区域售货机数量”,将下图中的数据复制到【区域售货机数量】工作表中,如右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6.创建【区域售货机数量】
工作表122➢打开【区域售货机数量】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7.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123➢单击
右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8.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24➢将“区域”拖拽至【行】区域,“售货机ID”拖拽至【值】区域,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9.添加“区域”和“售货机ID”字段125➢在【数据透视表字段】窗
格的【值】区域中,单击【售货机ID】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值字段设置】,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如左下图所示;在【值汇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数】,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的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10.设置值字
段126➢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相关性”,将左下图中的区域销售额数据和中下图中的数据复制到【相关性】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区域”“售货机数量”和“销售额”,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各区域自
动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的相关性1.创建【相关性】工作表127➢选择单元格区域A1:C4,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折线图】命令,默认选择【折线图】,单击【确定】按钮,绘制折线图如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
析各区域自动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的相关性2.绘制折线图128修改左下图中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坐标轴格式。双击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单位】设置为1000
.0和200.0,如右图所示,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折线图分析各区域自动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的相关性3.修改图表元素129➢(2)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各区域自动售货
机数量与销售额的相关性”,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各区域的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售货机数量越多销售额越大。绘制折线图分析各区域自动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的相关性3.修改图表元素1301各区
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分析目录各区域销售额对比分析2各区域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相关分析3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131各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是指各个区域不同类别的商品的销售数量,是衡量各类商品销售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Tij代表某i区域的某j类商品的销售量,Pij代表某i区域
某j类商品每笔订单的销售量,n代表某区域商品类别的个数,则各区域销售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式3-4)所示。(式3-4)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的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各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32➢打开【本周销售数
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133➢单击右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
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各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34➢将“区域”和“商品类别”拖拽至【行】区域,“购买数量”拖拽至【值】区域,如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图所示。计算各
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3.添加“区域”“商品类别”和“购买数量”字段135➢参照“计算各区域售货机数量”小节中的步骤5,将右图中的透视表转化为表格形式,如下图所示。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1.将数据转化为表格形式136➢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各区域商
品类别销售量”,将右1图中的数据复制到【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区域”“商品类别”和“销售数量”,如右2图所示。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2.创建【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工作表137➢选择单元格区域A1:C27,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
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树状图】命令,默认选择【树状图】,单击【确定】按钮,绘制树状图如下图所示。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3.绘制树状图138修改左下图中的图
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数据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命令,在弹出的【设置数据标签格式】窗格中,勾选【标签选项】栏中的【值】,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
商品类别销售量4.修改图表元素139➢(2)设置图表区格式。双击图表区的任何空白位置,弹出【设置图表区格式】窗格,在【大小】栏中设置【高度】为12厘米,【宽度】为18厘米,如右图所示,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4.修改图表元素140➢(3)修改图表标题。单击
【图表标题】激活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各区域商品类别的销售量”,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示。➢由下图易知,3个区域销量最高的都是饮料类商品,方便速食、膨化食品、饼干、牛奶、蛋糕糕点的销量良好。绘制树状图分析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4
.修改图表元素1411各区域销售目标达成率分析目录各区域销售额对比分析2各区域售货机数量与销售额相关分析3各区域商品类别销售量分析4技能拓展5142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
的销售量的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3(2)创建空白数
据透视表➢单击右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4(3)添加“区域”“商品类别”和“购买数量”字段➢将“区域”拖拽至【筛选】区域,“商品类别”拖拽至【行】区域,“购买数量”拖拽
至【值】区域,如右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5(4)筛选兰山区区域➢单击单元格B1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区域为兰山区,如左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筛选出兰山区的各商品类别的销售量,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
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6(5)排序➢单击单元格A3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其他排序选项】命令,在弹出【排序】选项卡中选择【降序排序】,并选择排序依据为【求和项:购买数量】,单击【确定】按钮,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7基于左下图所示的
数据绘制柱形图,具体步骤如下。(1)绘制柱形图➢选择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4:B14,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图】命令,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
的销售量148➢在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中,选择【柱形图】,默认选择【簇状柱形图】,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绘制柱形图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49(2)修改图表元素修改下图中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坐标轴格式。双击主坐标轴刻度
,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单位】设置为200.0和40.0,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50➢(2)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右键单击柱形,在弹
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命令,在弹出的【设置数据序列格式】窗格中,将【序列选项】栏中的【序列重叠】和【间隙宽度】分别设置为-27%和56%,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51➢(3)
删除图例。右键单击图例,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152➢(4)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柱形,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即可添加数据标签➢(5)修改图表标题。单击【汇总】激活图表标
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本周兰山区商品销售量排名前5的依次是饮料、方便速食、饼干、膨化食品和牛奶,调味品的销量最低。技能拓展2.绘制柱形图分析兰山区商品类别的销售量分析商品库存1551库存的商
品类别占比分析目录库存的存销比分析2技能拓展3156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期末库存与周期内总销售的比值。存销比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单位的销售额需要多少个单位的库存来支持。存销比过高意味着库存总量或者销售结构不合理,资金效率低;存销比过低意味着库存不足,生意难以最大化
。存销比还是反映库存周转率[2]的一个常用的指标,越是畅销的商品,其存销比值越小,说明商品的库存周转率越高;越是滞销的商品,其存销比值就越大,说明商品的库存周转率越低。存销比的计算公式如(式4-1)所示。(式4-1
)首先,在【库存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2018年9月30日的库存数量,具体的步骤如下。计算存销比=100%期末库存数据存销比周期内销售数量157➢打开【库存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
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存销比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158➢单击【确定】按钮,将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59➢将“日期”和
“商品类别”拖曳至【行】区域,“销售数量”拖曳至【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3.添加“日期”“商品类别”和“库存数量”字段160➢单击左下图中单元格A1的倒三角符号,弹出【选择字段】对话框并选择“2018年9月30”日的
数据,如中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4.计算2018年9月30日的库存数量161其次,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本周销售数量,具体的步骤如下。计算存销比5.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
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162➢单击【确定】按钮,将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6.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16
3➢将“商品类别”拖曳至【行】区域,“购买数量”拖曳至【值】区域,如左下图所示,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7.添加“商品类别”和“购买数量”字段164➢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存销比”,将左下图和中下图中的数据复制到【存销比】
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商品类别”“期末库存数量”和“销售数量”,并在单元格D1的位置添加“存销比”辅助字段,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8.创建【存销比】工作表165➢在单元格D2输入“=B2/C2”,按Enter按键即可计算饼
干类的存销比,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D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D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其他商品类别的存销比,如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9.计算存销比166➢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D2:D13,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
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存销比10.设置单元格格式167➢在左下图所示的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A1:D13,如右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
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1.选择数据基于左下图所示的数据,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168➢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如左下图所示,查看所有图表,如右下图所示。绘
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2.查看所有图表169➢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组合】命令,选择【簇状柱形图-次坐标轴上的折线图】,如右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3.选择组合图170➢单击【确定
】按钮,即可绘制组合图,如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4.绘制组合图171修改左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购买数量、库存数量和存销比的组合图”,并更改标题字体为“
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5.修改图表元素172➢(2)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簇状柱形
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5.修改图表元素173➢由下图可知,糖果甜食和调味品的存销比折线图异常的高,而“购买数量”和“库存数量”却十分的少,这意味着这两类商品的库存总量或销售数量不合理,出现这样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商品滞销所导致;饮料类的商品存销比值较小,且“
购买数量”和“库存数量”的数量也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饮料类商品的周转率较高或饮料类商品是畅销的商品。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存销比5.修改图表元素1741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分析目录库存的存销比分析2技能拓展3
175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占比指标的领域非常的广泛,例如:股份占比、地区占比、库存占比等,其意义在于计算某个个体数在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占比是指目标个数占总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式4-2)所示。(式4-2)在【本周库存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商品类别的占比,具体步骤如下。计算库存的商品
类别占比=100%目标个数占比总数176➢打开【本周库存数据】工作表,单击“商品类别”字段的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的【编辑】命令组中,单击【排序和筛选】命令,选择【降序】。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1.对“商品类别”进行排序处理177➢打开【本周库存数据】工作表,单击数
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数据】选项卡的【分级显示】命令组中,单击【分类汇总】命令,弹出【分类汇总】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2.创建分类汇总178➢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的【分类字段】选择“商品类别”,【选定汇总项
】选择“库存数量”,如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3.添加“商品类别”和“库存数量”字段17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计算出商品类别的库存数量,如左下图所示,单击右下图左上方的数字2,即可得到右下方的图。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4.计算商品类别的库存数
量180➢在单元格H1添加“占比”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5.添加“占比”辅助字段181➢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H148:H355,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
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6.设置单元格格式182➢在左下图所示的单元格E2中输入“=D145/$D$360”,按Enter按键即可计算饼干类商品的占比,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E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
元格E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其他商品的占比,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7.计算商品的占比183➢选择左下图中的商品类别和占比数据,如右下图所示。绘制饼图分析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1.选择数据基于左下图所示的数据,绘制库存商品类
别占比的饼图,具体步骤如下。184➢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选择【饼图】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饼图,如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2.绘制饼图185修改左下图
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占比】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库存各类商品占比”,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3.修改图表元素186➢(2)添加数据标签。右
键单击饼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如左下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有右下图可知,饮料类商品的库存数量占比最大,高达72.12%,故可知本周的库存商品中饮料类的商品占据很大的比重。计算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3.修改
图表元素1871库存的商品类别占比分析目录库存的存销比分析2技能拓展3188库存周转率又名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和评价企业库存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能够反应某一日期段内库存货物周转的次数,周转率越大表明销售情况越好。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式4-
3)所示。(式4-3)在【周转率】工作表中,先通过月初库存金额和月底库存金额计算平均库存金额,再利用(式4-3)计算库存周转率,具体步骤如下。技能拓展1.计算库存的周转率=100%期间出库总金额库存周转率期间平均库存金额189(1)添加
“平均库存金额”和“周转率”辅助字段➢打开【周转率】工作表,在单元格E1的位置添加“平均库存金额”辅助字段,在F1的位置添加“周转率”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库存的周转率190(2)计算平均库存金额➢在单元
格E2输入“=(C2+D2)/2”,按Enter按键即可计算1月的平均库存金额,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E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E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
其他月份的平均库存金额,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库存的周转率191(3)设置单元格格式➢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F2:F10,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技能拓展1.计算库存的周转率192(4)计算周转率在单元格F2输入“=B2/E2”,按Enter按键即可计算1月的周转率,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F2的右下角,当
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F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其他月份的周转率,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库存的周转率193基于左下图所示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数据➢在左下图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A1:A10和F1:F10,如右下图所示
。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周转率194(2)绘制折线图➢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可查看所有图表,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选择【折线图】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绘制折线图,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周转率195
(3)修改图表元素➢修改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周转率196➢(1)设置坐标轴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命令,如左下图所示
;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边界】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设为2.0和3.2,【单位】设为0.2和0.04,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周转率197
➢(2)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周转率】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库存周转率”,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库存周转率的折线图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在2月份处于最低点,可见2月份的销售相对于其他月份不是很理想;9月份的周转率相对于8月份有所上升
,说明9月份售货机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商品的销售。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库存的周转率分析用户行为2001用户复购率分析目录客单价分析2用户支付偏好分析3技能拓展4201客单价的本质是一定时期内,每个用户的平均消费金额。离开了“一定时期
”这个范围,客单价这个指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若用、、分别表示第i天的客单价、总的销售额和用户数量,则客单价的计算公式如(式5-1)所示。(式5-1)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客单价的具体步
骤如下。计算客单价iiiAPC=202➢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客单价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203➢
单击右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客单价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204➢将“购买日期”拖拽至【行】区域,“用户ID”和“消费金额”拖拽至【值】区域,如下图所示。计算客单价3.添加
“购买日期”“消费金额”和“用户ID”字段205➢在左下图所示的【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的【值】区域中,单击【用户ID】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值字段设置】,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在【值汇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数】,如中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计
算客单价4.设置值字段206➢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客单价”,将左下图中的数据复制到【客单价】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日期”“消费金额”和“用户数量”,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客单价5.创建【客单价】工作表207➢在单元格D1的位置添加“客单价”辅助字段
,并在单元格D2中输入“=B2/C2”,按Enter键即可计算2018年9月24日的客单价,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D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D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
式并计算各个日期的客单价,如下图所示。计算客单价6.计算客单价208➢右键单击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D2:D8,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数值】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客单价7
.设置单元格格式209➢由下图可知,2018年9月24日至2018年9月30日的客单价分别为5.50元、5.83元、5.31元、5.35元、5.57元、5.41元、5.39元。计算客单价7.设置单元格格式21
0➢选择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2:D8和D2:D8,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折线图】命令,选择【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单击【确定】按钮
,绘制折线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分析客单价1.绘制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211修改图510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即可添加数据标签➢(2)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
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客单价”,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右图所示。➢由右图可知,本周客单价处于5~6之间,整体偏低。说明用户偏向于购买单价较低的商品,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促销活动促成用户一次购买多个商
品或者多次购买,从而提高客单价。绘制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分析客单价2.修改图表元素2121用户复购率分析目录客单价分析2用户支付偏好分析3技能拓展4213复购率是指购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用户占总用户数的比率,重
复购买率越多,则反应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若用、、表示复购率、购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用户数量、用户总数量,则复购率的计算公式如(式5-2)所示。(式5-2)计算复购率FRRG=214➢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
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215➢单击左下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复购
率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216➢将“用户ID”拖拽至【行】区域,“用户ID”拖拽至【值】区域,如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3.添加“用户ID”字段217➢在【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的【值】区域中,单击【用户ID】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值字段设置】,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在【值汇
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数】,如左下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透视表如右下图所示。➢由右下图可知,本周所有用户的总交易次数为4133次。计算复购率4.设置值字段218➢(1)在【设计】选项卡的【布局】命令组中,单击【分类汇总】命令,选择【不显示分类汇总】,如下图所示。计
算复购率5.不显示分类汇总219➢(2)在【设计】选项卡的【布局】命令组中,单击【总计】命令,选择【对行和列禁用】,即可去除汇总行,如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5.不显示分类汇总220➢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购买次数”,将左下图
中的B列数据复制到【购买次数】工作表中,并将字段名更改为“购买次数”,如右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6.创建【购买次数】工作表221➢打开【购买次数】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
,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计算复购率7.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222➢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8.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22
3➢(1)将“购买次数”拖拽至【行】和【值】区域。➢(2)在【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的【值】区域中,单击【用户ID】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值字段设置】,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在【值汇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数】,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透视表如右上图所示。➢(3)对
购买次数重新分类和汇总,分为1次、2次、3次、4次、5次及以上共5个类别,分别统计对应的用户数量,如右下图所示➢由右上图可知,在本周购买1次的用户数量为1053人,购买两次的用户数量为526人,以此类推。计算复购率9.计算各类购买
次数对应用户数量224➢在单元格F1和G1中添加“用户总数”和“占比”两个辅助字段,并在单元格区域F2:F6中填充用户总数数据,如下图所示。计算复购率10.添加“用户总数”和“占比”辅助字段225➢右键单击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
G2:G6,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计算复购率11.设置单元格格式226➢在G1单元格中输入“=E
2/F2”,按Enter键即可计算购买1次的用户数与总用户数的占比;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G1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G1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各购买次数的占比,如
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本周购买次数为1次的用户占49%,购买2次的占24%,购买3次的用户占19%,购买4次的用户占6%,5次及以上的用户仅占2%。计算复购率12.计算各类购买次数的用户数与总用户数的
占比227➢选择左下图中的D和E两列数据,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饼图】命令,选择【三维饼图】,单击【确定】按钮,绘制三维饼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三维饼图分析
用户复购率1.绘制三维饼图228修改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饼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即可添加数据标签➢(2)更改数据标签格式。右键单击数据标签,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命令,
弹出【设置数据标签格式窗格】,在【标签选项】栏中选择【百分比】和【显示引导线】,如右图所示。绘制三维饼图分析用户复购率2.修改图表元素229➢(3)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用户复购率”,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本周购买次数
为1次的用户占了49%,因此,用户复购率仅51%。说明自动售货机购买用户的流动性较强,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调整自动售货机商品的陈列结构,提高用户的复购率。绘制三维饼图分析用户复购率2.修改图表元素2301用户复购率分析目录客单价分析2用户支付偏好分析3技能拓展4231自动售
货机的支付方式有3种:微信、支付宝和现金,支付方式的占比是指使用各类支付方式的交易次数与总交易次数的比值。如果用、、表示使用某种支付方式占比、交易次数,表示总交易次数,那么支付方式占比的具体计算公式如(
式53)所示。(式53)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先通过COUNTIF函数计算使用各类支付方式交易的次数,然后运用SUM函数总交易次数,最后计算各类支付方式交易的次数与总交易次数的占比,具体步骤如下。计算支付方式占比PRFT=232➢打开【本周销售数据】
工作表,分别在单元格N1、O1、P1和Q1的位置分别添加“支付方式”“交易次数”“总交易次数”和“占比”4个辅助字段,并将“微信支付”“现金支付”“支付宝支付”3种支付方式填入表中,如下图所示。计算支付方式占比1.添加“支付方式”“交易次数”“交易总次数”和“占比”辅助字段233➢在O
2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E$2:$E$4134,N2)”,按Enter键即可计算使用微信支付的交易次数,如左下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O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O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各区域销售额,
如右下图所示。计算支付方式占比2.计算各支付方式交易次数234➢在单元格P2中输入“=SUM($O$2:$O$4)”,按Enter键即可计算总交易次数,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P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P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充填总交易次数,如下图所示。
计算支付方式占比3.计算总交易次数235➢右键单击中的单元格区域O2:O4,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计算支付方式占比4.设置单元格格式236➢复制单元格区域N1:Q4,并重新以【值】的形式进行粘贴,如下图所示。计算支付方式占比5.将数据以【值】的形式进行粘贴237➢在Q2单元格中输入“=O2/P2”,按Enter键即可计
算微信支付占比。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Q2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Q2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和支付方式占比,如下图所示。计算支付方式占比6.计算支付方式占比238➢选择左下图中的单
元格区域N1:N4和Q1:Q4,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饼图】命令,选择【圆环图】,单击【确定】按钮,绘制饼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圆环图
进行用户支付偏好分析1.绘制饼图239修改左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圆环,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即可添加数据标签➢(2)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右键单击圆环,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命令,弹出【设置数据标签格式】窗格,在【标
签选项】栏勾选【百分比】和【类别名称】,如右下图所示。绘制圆环图进行用户支付偏好分析2.修改图表元素240➢(3)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右键单击圆环,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命令,在弹出的【
设置数据序列格式】窗格中,将【序列选项】栏中设置【圆环图内径大小】为50%,如下图所示。绘制圆环图进行用户支付偏好分析2.修改图表元素241➢(4)修改图表标题。单击【汇总】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用户支付偏好”,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如下图所示。➢由下
图可知,使用微信交易的占53%,使用支付宝交易的占39%,使用现金交易的仅占8%。说明用户更偏向于使用微信支付。绘制圆环图进行用户支付偏好分析2.修改图表元素2421用户复购率分析目录客单价分析2用户支付偏好分析3技能拓展4243在【本周销售数据
】工作表中,通过透视表的方式计算用户流失率的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创建数据透视表】对话框➢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单击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命令组中,单击【数据透视表】命令,弹出【创建数据透视
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4(2)创建空白数据透视表➢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空白数据透视表,并显示【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5(3)添加“购买日期”和“用户ID”字段➢将“购买日期”拖拽至【行】区域,“用户ID”拖拽至【值
】区域,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6(4)设置值字段➢在【数据透视表字段】窗格的【值】区域中,单击【用户ID】旁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值字段设置】,弹出【值字段设置】对话框,在【值汇总方式】选项卡中选择【计算类型】为【计
数】,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透视表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7(5)创建【流失用户数】工作表➢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流失用户数”,将左下图单元格区域A1:B8的数据复制到【流失用户数】工作表中,字段名分别更改为“日期”和“用
户数量”,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8(6)计算流失用户数➢首先,在单元格C1的位置添加“流失用户数”辅助字段,然后在单元格C3中输入“=B2-B3”,按Enter键即可计算2018年9月25日的用户流失数量;最后,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C3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
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C3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每天的用户流失数,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49(7)计算流失率➢首先,在单元格D1的位置添加“流失率”辅助字段,然后在单元格D3中输入“=C3/B3”,按Enter键
即可计算2018年9月25日的用户流失率;最后,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D3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D3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并计算每天的流失率,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50(
8)设置单元格格式➢右键单击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D3:D8,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百分比】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2,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得如右下图所示。技能
拓展1.计算用户流失率251基于左下图得到的最终数据,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1)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选择图550中的单元格区域A1:B8和D1:D8,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
令组中,单击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切换至【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组合】命令,默认选择【簇状柱形图-折线图】,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绘制组合图,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用户流失率252(2)修改图表元素修
改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坐标轴。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数据序列格式】命令,在弹出的【设置数据序列格式】窗格中,单击选择【序列选项】栏中的【次坐标轴】。技能拓展2.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用户流失率253➢(2)设置坐标轴格式。双击次
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单位】设置为0.1和0.02,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用户流失率254➢(3)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
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即可添加数据标签。➢(4)修改图表标题。单击【汇总】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用户流失率”,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
.绘制簇状柱形图和折线图分析用户流失率预测商品销售量2571技能拓展目录商品销售量预测分析2258➢预测是指通过现有信息或历史数据,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其目的是可以提前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
与结果。在现实生活中预测指标被运用到的领域非常广,例如:天气预报、市场物价预测、疾病疫情预测等。➢本小节使用GROWTH函数对未来两周的商品销售量进行预测,GROWTH函数是一个统计函数,在统计学中常用这个函数来预测将来的数
据,其原理是通过指数函数[1]拟合出模型并且预测出指数增长值。➢在【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SUM函数计算本周商品的销售量,具体步骤如下。计算销售量预测值259➢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在单元格L1的位置添加“本周销售量”辅助字段,如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1.添加“本周销
售量”辅助字段260➢在单元格L2输入“=SUM(I2:I4134)”,按Enter按键,如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2.计算本周商品的销售量261创建新的工作表并重命名为“预测销售量”,分别输入如下数据➢(1)在单元格A1、B1、C1的位置分别添加“序号”“时间段”和“销售量”辅
助字段。➢(2)在单元格区域A2:A10分别输入“1”“2”“3”“4”“5”“6”“7”“8”“9”。➢(3)在单元格区域B2:B10分别输入“2018/8/13-2018/8/19”“2018/8/20-2018/8/26”“2018/8/27-2018
/9/2”“2018/9/3-2018/9/9”“2018/9/10-2018/9/16”“2018/9/17-2018/9/23”“2018/9/24-2018/9/30”“2018/10/1-2018/10/7”“2018/10/8-2018/10/14”。➢(4)在单元格区域C2:
C7分别输入已知的历史销售量数据“4392”“5003”“4522”“4837”“5326”“4883”。计算销售量预测值3.创建【预测销售量】工作表262➢效果如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3.创建【预测
销售量】工作表263➢将【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的单元格M2的数据复制到【预测销售量】工作表的单元格C8中,如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4.将本周销售量复制到【预测销售量】工作表中264➢在单元格C9中输入“=GROWTH($C
$2:C8,$A$2:A8,A9)”,按Enter按键,如左下图所示,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B8的右下角,当指针变为黑色加粗的“+”指针时,双击左键,单元格B8下方的单元格会自动复制公式且计算销售量,如右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5.预测未来两周的销售量265➢右键单击左下图所示的单元格区域
C9:C10,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分类】列表下的【数值】命令,并将【小数位数】设为0,如右图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如右下图所示。计算销售量预测值
6.设置单元格格式266➢选中左下图中的单元格区域A1:A10和单元格区域C1:C10,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1.选择数据267➢在【插入】选项卡的【图表】命令组中单击按钮,查看所有图表,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如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
结果2.打开【插入图表】对话框268➢切换至左下图所示的【所有图表】选项卡,单击【XY散点图】命令,并选择【带直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3.选择带直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269➢单击左下图所示的【确定】按钮,即可绘制带
直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4.绘制带直线和数据标记的散点图270修改左下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修改图表标题。单击【销售量】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历史销售量和预测
销售量的散点图”,并更改标题字体为“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1➢(2)添加数据标签。右键单击折线,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数据标签】命令,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
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2➢(3)左下图添加数据标签设置数据标签格式。单击折线上的数据,弹出【设置数据标签格式】窗格在【标签选项】命令组的【标签位置】中选择【靠上】,如右图所示,设置效果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
元素273➢(4)设置数据点格式。右键单击第8周的数据点,弹出【设置数据点格式】选项卡,在【线条】组中分别修改【颜色】和【短划线类型】为“橙色”和“方点”,如右1所示;在【标记】组的【填充】和【边框】列表中,都将【颜色】修改为“橙色”,如右2图所示;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绘制散点
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4➢(5)设置坐标轴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左下图所示;在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边界】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设为30
00.0和5500.0,【单位】的【大】和【小】分别设为1000.0和200.0,如右图所示。设置得到的散点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5➢(5)设置坐标轴格式。右键单击坐标轴刻度,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左下图所示;在
弹出的【设置坐标轴格式】窗格中,将【坐标轴选项】栏中的【边界】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设为3000.0和5500.0,【单位】的【大】和【小】分别设为1000.0和200.0,如右图所示。设置得到的散点图如右下图所示。绘制散点
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6➢由下图可知,未来两周的销售量有增长的趋势,且商品销售量的预测值分别为5024件和5081件。绘制散点图分析商品销售量预测结果5.修改图表元素2771技能拓展目录
商品销售量预测分析2278➢销售额预测是企业根据过去的销售情况,对预测期进行产品销售额的预计和测算,其意义在于:指导企业经营决策,加强销售规划,增加财务的可控性,运作的高效性。➢通过查询该零售企业的数据库,得前6周的饮料类的销售额分别为22036.4元、23021.2元、21423.5元、
22503.2元、23621.4元、22701.8元,本小节使用FORECAST.ETS函数对未来两周的商品销售额进行预测。FORECAST.ETS函数常被运用于销售额的预测、库存需求的预测或消费趋势的预测,其原理是由线性回归[2]拟合出回归直线,通过回归直线返回预测值。➢在
【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中,通过SUM函数计算本周商品的销售额,具体步骤如下。技能拓展1.计算销售额预测值279(1)添加“销售额”辅助字段➢打开【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在单元格M1的位置输入“销售额”辅助
字段,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销售额预测值280(2)计算本周商品的销售额➢在单元格M2输入“=SUM(L1:L4134)”,按Enter按键,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销售额预测值281(3)创建【预测销售额】工作表创建新的工作表并
重命名为“预测销售额”,分别输入如下数据➢(1)在单元格A1、B1、C1的位置分别添加“序号”“时间段”和“销售额”辅助字段。➢(2)在单元格区域A2:A10分别输入“1”“2”“3”“4”“5”“6”“7”“8”“9”。➢(3)在单元格区域B2:B10分别输入“2
018/8/13-2018/8/19”“2018/8/20-2018/8/26”“2018/8/27-2018/9/2”“2018/9/3-2018/9/9”“2018/9/10-2018/9/16”“2018/9/17-2018/9/2”“2018/9/2-2018/9/30”“2018/1
0/1-2018/10/7”“2018/10/8-2018/10/14”。➢(4)在单元格区域C2:C7分别输入销售额的历史数据“22036.2”“23021.2”“21423.5”“22503.2”“23621.4”“22701.8”。技能拓
展1.计算销售额预测值282➢效果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销售额预测值283(4)将本周销售额的数据复制到【预测销售额】工作表中➢将【本周销售数据】工作表的单元格M2的数据复制到【预测销售额】工作表的单元格C8中,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1.计算
销售额预测值284基于左下图得到的最终数据,绘制预测商品销售额的折线图,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数据➢单击【预测销售额】工作表中有数据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85(2)创建预测工作表➢
在【数据】选项卡的【预测】命令组中,单击【预测工作表】命令,如下图所示,弹出【创建预测工作表】对话框,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86(3)计算预测值并绘制折线图➢单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Sheet1】工作表,并自动计算出“序号
”为8和9的预测值,以及自动绘制出商品销售额的折线图,如右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87(4)修改图表元素修改右图的图表元素,具体步骤如下。➢(1)添加图表元素。选择右图中的折线图。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88➢(1)再单击折线图右上角的
绿色“+”,如左下图所示,选择【图表标题】【数据标签】和【数据表】,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89➢(2)修改图表标题。单击【图表标题】激活图表标题文本框,更改图表标题为“预测商品销售额折线图”,并更改标题字体为“
微软雅黑”,设置效果如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90➢(3)删除置信区间的数据标签。选择“序号”为7、8、9的任意一个置信下限的数据标签,右键单击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如左下图所示,选择“序号”为7、8、9的任意一个置信上限的数据标签,
右键单击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如右下图所示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291➢(3)绘制的效果图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未来两周商品销售额的预测值分别约为22841.40元和22956.57元。由数据表得知,序号为8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分别为:
21604.73元和24078.06元。序号为9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分别为:21719.89元和24193.24元。技能拓展2.绘制折线图分析商品销售额的预测结果撰写“自动售货机”周报文档2941技能拓展目录撰写周报文档2295➢从2016年,某零售企业成立以来,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销售业绩在零售行业中领先。但随着“自动售货机”的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业绩增长变缓的挑战。通过对“自动售货机”本周的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进行分
析,能够帮助企业掌握本周的消费情况以及用户的消费偏好和特征,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和指导,从而提高营销效率和盈利水平。背景与目的分析296➢本报告是基于2018年8月24日至2018年8月30日的销售数据和
库存数据,计算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量、销售目标达成率、存销比、客单价和复购率等指标,并通过计算指标和可视化展现来分析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区域销售情况、库存和用户行为,以及对销售量进行预测。分析思路297➢由下图
可知,本周的销售金额先上升到一定的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的局势,在2018年9月27日销售金额的增长速度最快。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分析298➢由下图可知,本周的毛利率有上下的波动,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分析299➢由下图可知,本周最受欢迎的是饮料类商品
,膨化食品、方便速食、牛奶和饼干类商品销售良好,而调味品和糖果甜食等食品销售量并不乐观。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分析300➢由下图可知,商品的单价区间在(0,5]之间销售的数量最多,其次分别是单价区间(5,10]、(10,15]、(15,20]、(20,30],说明用户更
偏向于购买低价格商品。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分析301➢由下图可知,本周临沂市3个区域中兰山区的销售额最高,其次为罗庄区,河东区的销售额最小。兰山区是临沂市的中心,人流量较大,因此销售额相对较高。区域销售情况分析302➢由左下
图可知,本周兰山区销售额达到了目标销售,罗庄区几乎完成了销售目标,而河东区仅完成了87.57%。从右下图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的销售额与售货机的数量成正比,因此,企业可以在流集中区域适当增加售货机的投放数量,以此来提
高销售额。区域销售情况分析303➢由下图可知,糖果甜食和调味品两类商品的存销比均大于1,说明库存数量大于销售数量。主要是因为糖果甜食和调味品滞销,销售量太低。库存分析304➢由左下图可知,饮料类商品所占库存最大,占了72.12%;糖果甜食和调味品的库存量较小。结合右下图析可知,本周商品库
存结构较合理。库存分析305➢由下图可知,本周客单价在5~6之间上下波动,说明用户更偏向于购买低价格的商品。用户行为分析306➢由下图可知,49%的用户只进行了一次交易,主要原因是“自动售货机”投放位置的人员流动性较强。用户行为分析307➢由下图可知,用户
更加偏好使用微信支付,其次是支付宝支付,现金支付的用户仅占8%。因此,企业可以联合移动支付(如微信、支付宝等)做一些推广活动。用户行为分析308➢由下图可知,未来两周的销售量的预测值分别为:5046元和5108元。总体上会有增长的趋势。企业可以根据预测值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和调整
库存结构。销售量预测309通过对商品整体销售情况、区域销售情况、库存和用户行为的分析,提出以下3点总结建议。➢(1)本周商品毛利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但河东区的销售额较低,可以在河东区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增加售货机的数量
。➢(2)商品的库存结构基本合理,对于畅销类商品(如饮料),企业要持续关注库存数量,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加用户的黏性;对于销售情况不佳的商品(如饼干、牛奶、蛋糕糕点等),企业可以适当降低商品的价格或搞一些促销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商品的销售数量。➢(3)针对用户复购率较
低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商品关联促销的方式来促使用户增加单次购买商品的数量,促进消费,增加销售业绩。总结3101技能拓展目录撰写周报文档2311➢数据分析报告因对象、内容、时间和方法等不同存在不同的报告类型。常见的数据分析报告有专题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和日常数据通报等。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类型312专题分析报告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一种数据分析报告,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决策者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专
题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单一性。专题分析不要求反映事物全貌,主要针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如用户流失分析、提升用户转化率分析等。➢(2)深入性。由于内容单一,重点突出,因此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
的问题,包括对问题的具体描述,原因分析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类型1.专题分析报告313综合分析报告是全面评价一个地区、单位、部门业务或其他方面发展情况的一种数据分析报告,如世界人口发展报告、某企业运营分析报告等。综合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
)全面性。综合分析反映的对象,以地区、部门或单位为分析总体,站在全局高度反映总体特征,做出总体评价。例如在分析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时,可以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这4个角度进行分析。➢(2)联系性。综合分析报告要对互相关联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在系统地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察现象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这种联系的重点是比例和平衡关系,分析比例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协调。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类型2.综合分析报告314日常数据通报是分析定期数据,反映计划执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一种分析报告。它一般是按日、周、月、季等时间阶段定期进行的,
因此也叫定期分析报告。日常数据通报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进度性。由于日常数据通报主要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因此必须把执行情况和时间进展结合分析,比较两者是否一致,从而判断计划完成的好坏。➢(2)规范性。日常数
据通报是定时向决策者提供的例行报告,所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结构形式,它一般包括计划执行的基本情况,计划执行中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与建议几个基本部分。➢(3)时效性。日常数据通报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是时效性最强的一种分析报告。只有及时提供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才能帮
助决策者掌握最新动态,否则将延误工作。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类型3.日常数据通报315➢(1)规范性原则。数据分析报告中所使用的名词术语一定要规范,标准统一,前后一致。➢(2)重要性原则。数据分析报告一定要体现项目分析的重点,在项目各项数据分析中,就应该重点选取真实性、合法性指标,构建
相关模型,科学专业地进行分析,并且反映在分析结果中对同一类问题的描述,也要按照问题的重要性来排序。➢(3)谨慎性原则。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制过程一定要谨慎,体现在基础数据真实、完整,分析过程科学、合理、全面,分析结果可靠,建议内容实事求是。➢(4)鼓励创新原则。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不断有创新的方
法或模型从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来,数据分析报告要将这些创新的思维与方法记录并运用。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原则316➢数据分析报告会有一定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会根据公司业务、需求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性结构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其中,背景与目的、分析思路、分析过程、结论与建议构成
数据分析报告的正文。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317标题需高度概括该分析的主旨,要求精简干练,点明该分析报告的主题或者观点。好的标题不仅可以表现数据分析报告的主题,而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几种常用的标题类型如下。➢(1)解释基本观点。这类标题往往用观点句来表示,点明数据
分析报告的基本观点,如《直播业务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柱》。➢(2)概括主要内容。这类标题用数据说话,让读者捉住中心,如《我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增长35%》。➢(3)交代分析主题。这类标题反映分析的对象、范围、时间和内容等情况
,并不点明分析师的看法和主张,如《拓展公司业务的渠道》。➢(4)提出疑问。这类标题以设问的方式提出报告所要分析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500万的利润是如何获得的》。➢。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1.标题318阐述背景主要是为了让报告阅读者对整体的分析研究有所了解,主页阐述此项分析是在
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如行业发展现状等。阐述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读者知道这次分析的主要原因、分析能带来何种效果,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即分析的意义所在。数据分析报告的目的可以描述为以下3个方面。➢(1)进行总体分析。从项目需求出发,对项目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总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对被分析的项目
财务、业务状况的总体印象。➢(2)确定项目重点,合理配置项目资源。在对被分析的项目总体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被分析项目特点,通过具体的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合理的确定分析的重点,协助分析人员作出正确的项目分析决策,调整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最佳状态。
➢(3)总结经验。通过选取指标,针对不同的分析事项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以后项目实践中的数据分析。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2.背景与目的319➢分析思路即用数据分析方法论指导分析如何进行,是分析的理论基础。统计学的理论及各个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都可以为分析提供思路。分析思路用来指
导我们确定需要分析的内容或者指标,只有在相关的理论指导下才能确保数据分析维度的完整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分析报告一般不需要详细阐述这些理论,只需简要说明使读者有所了解即可。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3.分析思路320分析过程是报告最长的主体部分,包含所有数据分析的事实和观点
,各个部分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通常结合数据图表和相关文字进行分析。此部分须注意以下4个问题。➢(1)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分析过程应遵循分析思路的指导进行,合理安排行文结构,保证各部分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2)客观准确。首先数据必须真实有效
、实事求是地反映真相,其次表达上必须客观准确规范,切忌主观随意。➢(3)篇幅适宜,简洁高效。数据分析报告的质量取决于是否利于决策者作出决策,是否利于解决问题,篇幅不宜过长,要尽可能简洁高效地传递信息。➢(4)结合业务,分析专业。分析过程应结合相关业务或专业理论
,而非简单地进行没有实际意义的看图说话。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4.分析过程321➢报告的结尾是对整个报告的综合与总结,是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解决矛盾的关键。好的结尾可以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明确主旨,引起思考。➢结论是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得出的分
析结果,是结合公司业务,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形成的总体论点。结论应与分析过程的内容保持统一,与背景与目的相互呼应。➢建议是根据结论对企业或者业务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建议主要关注在保持优势和改进劣势、改
善和解决问题等方面。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5.结论与建议